
限制中擊破框架,紛亂中站穩腳步!桂綸鎂跨越年歲的踏實魅力
2020/12/29 大牌檔 桂綸鎂保有自己的從容與步調,散發著安穩人心的氣息與感染力。對踏實的重視,讓她得以在爆紅而暈頭轉向時找回站穩腳步的重心,在封后的風光時刻後做出最接近本心的選擇。而四度角逐金馬獎影后的《腿》看她絕配反差飆演技,超舒暢!
2020/12/29 大牌檔 桂綸鎂保有自己的從容與步調,散發著安穩人心的氣息與感染力。對踏實的重視,讓她得以在爆紅而暈頭轉向時找回站穩腳步的重心,在封后的風光時刻後做出最接近本心的選擇。而四度角逐金馬獎影后的《腿》看她絕配反差飆演技,超舒暢!
2014/11/27 達人影評 《愛情的模樣》很萌,很可愛;我不單指劇中幾位演員長相古錐,我還指影片氛圍很青春,很陽光,很曖昧,很甜蜜蜜。
2014/11/20 藍祖蔚專欄 別看不起小情小愛的小故事,說的精彩,往往比史詩更動人呢,新導演吳季恩的得獎短片《他好嗎?》從美學到敘事都有可觀。
2014/10/23 CoverStory 2014年充滿驚喜,不少新導演的首部作品讓人看的眼睛為之一亮,不但劇本飽滿,且敘事節奏流暢大器,絲毫不顯生澀;咱們一塊來瞧瞧有哪幾位新銳導演值得影迷們多加關注喔。
2014/10/09 藍祖蔚專欄 攝影師習慣圖像思考,《迴光奏鳴曲》的攝影構圖頗具靈光巧思,但是也唯有再加進了聲音元素,一首女性的青春奏鳴曲才告完成。
2014/08/28 達人影評 《田徑男孩》聽起來充滿汗臭味, 但在試片過程我卻是感覺無比清爽, 連主角在跑田徑都是感覺到一股香汗淋漓的況味。
2014/07/24 達人影評 這段班費故事,原本屬於張士豪,但因剪接刪除,無人知曉。如今對於貧富差距的憤怒,它,以《行動代號:孫中山》之姿復活了!
2014/07/17 達人影評 《行動代號:孫中山》明明就充滿白爛的對白,以及幼稚的行為,但是看完以後卻留下很深的感觸,因為片中的這群年輕人根本就是受害者,被貧窮和不公平的時代集體殘殺!
2014/07/10 藍祖蔚專欄 面具,是易智言導演鍾愛的魔法棒,至於魔法效果有多強,就看觀眾的想像力有多廣了。
2014/06/26 藍祖蔚專欄 2002年易智言完成了《藍色大門》,監製焦雄屏促成了這次專訪,那時,我的「藍色電影夢」部落格還未開張,許多昔日文稿,就這樣存放在電腦和網路空間裡;2014年易智言再度推出新作品《行動代號:孫中山》,我想是時候了,該整理這篇文章,讓愛電影的朋友「溫故知新了」。
2014/06/26 藍祖蔚專欄 2002年易智言完成了《藍色大門》,監製焦雄屏促成了這次專訪,那時,我的「藍色電影夢」部落格還未開張,許多昔日文稿,就這樣存放在電腦和網路空間裡;2014年易智言再度推出新作品《行動代號:孫中山》,我想是時候了,該整理這篇文章,讓愛電影的朋友「溫故知新了」。
2014/05/22 達人影評 「每個人對他人來說,都是個深奧的謎團。」───狄更斯。
2014/04/03 CoverStory 2014可說是台片大爆發的一年,猛片雲集、類型多元。以下為各位整理2014上映的台片(內含合拍片以及台灣電影工作者有部份參與的外來片),先來看看4-8月春夏檔台片有哪些。
2013/12/19 達人影評 我不禁好奇,究竟編劇被當成宅男被欺負了多久?還是編劇希望透過劇情讓宅男們知道有人認同他們所以進場看電影?編劇努力了一整部電影的時間,都大義滅親毀掉所有角色的平面個性了,卻不給更多的時間處理角色的深度,而是直接給了結局…
2012/08/10 藍祖蔚專欄 今年的奧運開幕式讓我動容,導演丹尼鮑育讓我看見的舊英倫的新聲音,讓我們看見了一場運動賽會的儀式慶典可以如何運用電影元素,達到雅俗共賞的樂趣
2012/08/02 藍祖蔚專欄 他們看的書,他們唱的歌,都紀錄著青春的印痕,楊雅喆在《女朋友.男朋友》中找齊了不少青春物件,重現那個1980年代的台灣。
2012/08/02 CoverStory 飾演男主角陳忠良的張孝全,以本片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是他從影以來第一個演技獎項,也讓演出實力早就獲得普遍認同的張孝全,終於名正言順邁向影帝之路
2012/06/28 藍祖蔚專欄 享受「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暢快,確實很過癮,但是電影創作卻很能停留在原來的高度,想要再上層樓,偏偏樓層有限,難再攀高,難免就有憾。
2012/06/21 達人影評 平實手法之下,帶著觀眾回到那個懵懂的青春年少。面對未來的不確定,面對初來乍到的愛情,都顯得手足無措,曖昧的時候不懂得講清楚,因為害怕講清楚以後,一切的美夢終將消失殆盡
2012/06/07 達人影評 靈活描繪出青春少女藉由戀愛事件來詮釋青春、找自己的歷程,青澀、誠懇、恰到好處的感人,不會讓你想青春期的沈重心情、卻能提醒你當初純粹的心、究竟是在意著什麼?而今呢?是否仍莫忘初衷?
2012/05/24 藍祖蔚專欄 今年金曲獎的入圍名單有很多的電影音樂入圍,我除了揀用了自己喜愛的音樂來分享之外,也用這些音樂來介紹最新的一部電影《寶米恰恰》,是新生代導演楊貽茜根據自己的雙胞胎成長經驗,發展出來的好看電影。
2012/05/24 藍祖蔚專欄 青春的故事怎麼說也說不倦,動人的青春故事,更會讓人唇角上揚,《寶米恰恰》就有如喚醒青春記憶的一計春雷。
2012/03/22 CoverStory 滿座率最高的「金馬奇幻影展」即將開跑,面對《完全殺人劇場》、《福馬林之愛》等令人血脈賁張的影片,開眼e週報特別邀請資深影癡─金曲獎得主陳瑞凱阿凱(1976樂團主唱)為大家推薦他的私房觀點
2011/12/22 人物專題 《到阜陽六百里》,獲得第46屆金馬獎三項提名,最後拿下「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女配角」兩項。劇情關照一群在春節時期,旅經600公里回到安徽阜陽的上海移工,這段對家鄉的深刻思念,彷彿就是導演本身的寫照。
2011/12/01 人物專題 攤開杜老師的作品年表,就像回顧了台灣電影史最重要的一部分,打開聲色盒子,我們彷彿也能聽見,電影人為了創作而堅持的原始悸動。
2011/10/06 達人影評 就電影論電影,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場漂亮的歌舞,片末的高潮戲,也就是運動會出草行動,水準相當不錯。要說是台灣影史上最優秀的戰爭或屠殺場面也不為過。
2011/09/15 數位影音 2011年,邁入第四屆的屋頂音樂節即將在9/23登場,也帶來更完整的陣容,不論你是否聽過這些名字,他們都已經在音樂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感動了無數人。
2008/12/19 素人影評 《海角七號》當中的勵志,描寫台灣人的拼搏熱情,也許是導演魏德聖想對台灣人說的話,更是他憑自己的實力,向已成一潭死水的台灣電影說的話。我不是台灣人,不會非常熱捧這部《海角七號》,但無疑,它實是一部佳作,印證了台灣小眾電影也有勇敢嘗試的一面。因此,電影推出後成了一道清泉,好評如潮。
2008/11/14 Cover Stor 第四十五屆金馬獎,新人張榕容以《渺渺》與短片《天黑》,成為唯一有兩部作品入圍的演員,有望步上舒琪和李心潔的後塵,成為下一個國片影后。除了張榕容外,今年的國片堪稱百花齊放,還有那幾位女演員值得注目,就看本期E週報。
2008/09/12 聞天祥影評 2008年是台灣電影新銳輩出的一年。
2008/08/29 素人影評 距離上一部觀賞的泰國電影,已經是年前的《Me & Myself》,若非台灣弟弟三不五時在msn提起這部電影,相信我會錯過這部好電影。
2007/04/07 藍祖蔚專欄 2001年,易智言《藍色大門》中的桂綸鎂徘徊在女性和男性之間,摸索著自己的性向;2004年,陳映蓉在《十七歲的天空》大剌剌地觸碰著男性的情欲;周美玲也接續著她在《私角落》中的扮裝皇后的議題,拍出了《豔光四射歌舞團》…許多知名的台灣電影都有著同志素材的影子,難道台灣電影創作者真如外界所說的:「為求賣座,只好選擇較勁爆一點的同志議題作為賣點和噱頭。」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2007/03/24 個體戶影評 若說《情書》是初戀的深谷、《四月物語》是暗戀的平原、《花與愛麗絲》是青春的彩虹,那《現在只想愛你》就是純愛的小土丘,泥巴與亂石很多,但仍有些許美麗的花朵,也因此我覺得本片是值得一看的,然而若你真的很愛市川拓司,或不想知道本片關鍵劇情,為了避免後悔或惱怒,你還是退出這篇文章吧。
2006/10/14 藍祖蔚專欄 這樣的愛情方程式,或許不算原創,或許巧合的機緣還太刻意了些,然而創造真實可信度的關鍵在於演員的表現。
2005/04/16 E號人物 易智言的電影總是將某個年齡層的心態刻劃到一種讓人全身寒毛直豎的深度,不論距離那個年齡有多遠的觀眾都會像被電到一樣,全身酥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