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漫漫回家路-杰里必的滋味


Jalebi是印度特有的小吃,外形像椒鹽脆餅。Jalebi的滋味開啟了Saroo尋根之旅的動機,包裹著童年鄉愁的滋味,推動了後半段故事的發展。可惜的是前一個小時詳細交代了走失的過程,卻錯失了可以在後半段用盡全力描寫Saroo到了澳洲,自我身分認同的複雜內心戲。

  執導短片及電視劇出身的葛斯戴維斯(Garth Davis),轉戰電影圈後的首部作品便入圍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在內,共六項大獎的亮眼表現。Garth Davis該如何講述一段尋根之旅的故事,以及如何提升電影的情感溫度,是我最關心的部分。

  Garth Davis在敘事上採用了幾項關鍵事物進行推動文本的催化劑,一是交通。小童星桑尼帕瓦(Sunny Pawar)飾演的薩魯(Saroo)在一輛不靠站的火車上睡著,因此從印度的坎德瓦(Khandwa)被載往離家一千六百公里外的加爾各答(Calcutta),這輛火車將Saroo載往遙遠的陌生城市。原本說印度語的他,一夕間身處在說著孟加拉語的異鄉,言語不通,離家千里的Saroo,唯一辨別回家路途的方式,只有載往他來到Calcutta的鐵路。這條鐵路貫穿了整部電影,是指引Saroo找尋家鄉及家人的重要線索,鐵路串起整部電影的故事主線,讓鐵路在電影裡成為鄉愁的代名詞。


  其二,在Saroo的母親是石頭搬運工。在電影每一場Saroo和母親的畫面裡,母親對Saroo的愛無庸置疑。她把Saroo和古杜(Guddu)帶回家的牛奶分給所有的孩子,自己一滴未入口。Saroo替母親搬運石頭時,母親體諒Saroo年幼,要他搬較小的石頭,同時不斷誇獎他是「乖孩子」,這段回憶也成為Saroo日後以小石子抒發思念母親的情感出口,因此母親的職業及石頭,便成為Saroo和母親之間的重要情感連結,由此也可知Saroo不以母親的職業為恥,比起記得母親的名字,母親以勞力養育孩子們的愛,反而更值得銘記。


  當Saroo拿著西瓜被機車衝撞而受傷,母親不是責怪Saroo的魯莽,而是責怪身為哥哥的Guddu沒有照顧好弟弟。這場戲不只雕塑母親對Saroo的溺愛,更重要的是額頭上的那道傷,反而成為二十五年後,母親認子的重要情感符號。

  最後是杰里必(Jalebi)。Jalebi是印度特有的小吃,以油炸方式製作,外形像椒鹽脆餅,最後再浸泡糖漿。Saroo從小念茲在茲的,就是希望能一嘗Jalebi的滋味,甚至天真地希望長大後能買下整間店面,只是當他終於嘗到Jalebi卻是在21年後,遠在地球南端的澳洲墨爾本(Melbourne)。

  當Saroo一口咬下Jalebi的那瞬間,彷彿觸動了Saroo心裡的開關,釋放出他多年來不曾再碰觸過的童年往事。Jalebi的滋味開啟了Saroo尋根之旅的動機,包裹著童年鄉愁的滋味,以及Saroo對母親和哥哥Guddu的深刻情感,並推動了後半段故事的發展。


  可惜的是Jalebi雖然重要,卻也讓電影露出了破綻,比如電影片長兩個小時,Garth Davis在前一個小時詳細交代了走失的過程,卻錯失了可以在後半段用盡全力描寫Saroo到了澳洲後,自我身分認同的複雜內心戲。從電影後半段觀眾可以知道Saroo向同學說自己來自Calcutta;返回家鄉加尼什塔萊(Ganesh Talai)後,Saroo早已拋棄了自己的母語,需要一名村民協助翻譯。這場戲的設計讓Saroo拋棄母語的轉變及翻譯的出現顯得非常突兀。

  當然,當你多年不再接觸某一種語言,這種語言會隨著時間流逝,但Saroo是如何說服自己,相信自己是Calcutta人?他又是為何將往日回憶埋藏在心裡,並拋棄了母語,直到初嘗Jalebi的滋味後才如夢初醒的?進行改編劇本的盧克戴維斯(Luke Davies)沒清楚交代真正重要的內心轉折戲,導演Garth Davis卻也錯失了真正能一展導演功力的難得機會了。


  最可惜的是電影的後半段,導演Garth Davis以Google Earth作為Saroo尋找家鄉的主要工具,以正面角度來說,Garth Davis強調現代科技的便利與發達,讓《漫漫回家路》的故事和現代便利生活加以結合,確實並無不妥。但是以負面角度而言,讓尋根之旅的過程過於簡便及理所當然,反而削弱了Saroo尋根之旅的情感力道和戲劇張力。最後僅剩如潮水般的回憶和Google Earth的畫面彼此剪接佐證,及瀰漫在文本空氣中的煽情手痕了。

  不過《漫漫回家路》在情感的堆疊與鋪陳是非常成功的,一是在攝影上的表現十分突出,透過葛瑞格佛雷瑟(Greig Fraser)的運鏡構圖及光影的運用,將印度貧民生活以及幼年Saroo驚惶失措、深陷異鄉的恐懼內心,用精彩的剪接和幽微的光影勾勒而出。二是由鋼琴家達斯汀奧哈洛蘭(Dustin O'Halloran)及德國作曲家豪舒卡(Hauschka)細膩的音符,深刻的將電影中的情感提煉而出,讓電影的情感多了幾分令人印象深刻的渲染力。最後是演員的表現,此次入圍奧斯卡男配角的戴夫帕托(Dev Patel)可說是交出了生涯最佳進步表現,幾場內心戲的幽微變化,都是在他以往的作品中難以見到的。最讓人驚喜的是小童星Sunny Pawar,從天真無邪的表現、走失時的驚慌失措、逃亡時的恐懼、面對身處異鄉的失望、識破諾兒(Noor)的慧黠雙眼等表現,都十分精彩到位,也讓後半段的情感鋪陳有了令人信服的說服力。


  雖然《漫漫回家路》在劇本細節上難以受到考驗,但在充滿情感溫度的電影配樂製作及攝影,再加上演員深刻到位的演出,確實讓情感的溫度能如同大鵬展翅般開展,細膩的情感刻畫替整部電影加了不少分數。尤其是片尾返鄉的Saroo走到鐵軌上,和回憶中的哥哥Guddu的和解,在金黃色夕陽的擁抱下,讓鐵軌多了一層令人難忘的情感含意外,更替整部片的動人情感包裹上溫柔溫度,如同Jalebi的滋味,甜而不膩,令人難忘。

作者:劉文翼 【文翼電影光譜】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92】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