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真相急先鋒》新聞已死,但電影能永存


看著凱特布蘭琪熱血激昂的質問諮詢人員,還有團隊成員都一副為新聞豁出去的衝勁,新聞已死,但電影能永存,對於新聞美好的信仰,就靠著電影繼續延續下去,如同《新聞急先鋒》,《真相急先鋒》多麼單純、多麼有理想,多麼熱血卻讓人感嘆。

索命黃道帶》編劇James Vanderbilt首部編導作品《真相急先鋒》,乍看之下還真有點像艾倫索金的HBO影集《新聞急先鋒》,同樣是新聞工作人的生活、同樣是報導一則爆炸性的美國醜聞、同樣是對新聞道德的崇高理想,結局也同樣是一場空,只是《新聞急先鋒》最後是敗給網路社群新聞的時代巨輪,而《真相急先鋒》卻是敗給自己,在網路成熟到不行的世代,看著《真相急先鋒》演著2004年的故事,顯得天真又不合時宜。

真相急先鋒》講述2004年,CBS新聞節目《60分鐘》製作人瑪麗,在總統大選前刻,報導布希總統的兵役醜聞,新聞播出不久,馬上有人在網上質疑瑪麗提出的證據造假,輿論風向從布希總統迅速轉向新聞團隊,而CBS為了維護公司形象,逐漸放棄瑪麗……。 《真相急先鋒》在美國已於十月上映,片商排至這檔期還真是別有用心,台灣再幾周就要迎來總統大選,電視或是網路成天爆料抹黑滿天飛,就明白《真相急先鋒》那種講求真實的新聞素質是多麼難能可貴。

不過縱然如此,既然電影是改編自瑪麗的回憶錄,觀點自然是一面倒向瑪麗,甚至有為其叫屈的意味,因此電影中人人所言的「只求真相、不求立場」,對應至現實也不過只是口號,我們始終不解事件的真相是什麼,到底為小布希開小差文件的神秘人物是誰? 備忘錄是真是假? 這是為了要逼退王牌主播丹拉瑟,還是政治選戰中的一盤棋?



對於真相,電影始終沒有提供讓觀眾了解的機會,但對於立場觀點,早已不言而喻,於是當電影中充滿抱負的新聞人大聲說著「只求真相,不求立場」時,那是多麼諷刺的光景,你就知道《真相急先鋒》的編導是多麼天真又具理想,主角們都不想承認自身立場有偏頗時,電影卻是忙著想承認。

縱然真相不明,但《真相急先鋒》仍有可看性,來自於新聞倫理的討論,電影中所有的張力都來自於對新聞道德的思辨,幾乎每一句台詞都在質疑當代新聞還能做什麼。

其一,片中瑪麗遭咨詢時以水門案為自己辯護,為達成新聞目的,縱然是未經完美證實的證據是否能被端上檯面? 瑪麗捍衛者記者「質疑與提問」的權力,但這權力有沒有可能因子虛烏有而讓新聞媒體成為私刑者?當中的底線又在哪?

其二,新聞揭露真相,是為了探究事實?是為了迎合觀眾喜好?還是為了私人利益? 《真相急先鋒》不斷給觀眾看到的是新聞如何被操弄,瑪莉原先只是想質疑布希總統的誠信問題,但經過輿論操弄,議題反而模糊,被一些雜七雜八的瑣事掩蓋,讓瑪莉團隊被攤在大眾下放大檢視,挖掘真相的人成為被挖掘的人。 媒體操弄輿論的手段,身為台灣的我們早就熟悉不過,翻開報紙,重要議題總是被衍生出的花邊新聞遮掩,再靠著民眾的起舞,這些議題常常被遺忘,於是看著《真相急先鋒》裡瑪莉的政治傾向、人格、私事被放大檢視,民眾忙著宰殺瑪莉,卻將國家領導人的問題輕輕帶過,多麼荒謬!

其三,當商業或政治利益進入新聞時,新聞是否還能維持公正? 當文件真偽被質疑時,新聞台高層不是支持員工,而是拼命向輿論靠攏,犧牲瑪莉團隊,所幸瑪莉的美軍虐囚報導還能為她留下新聞尊嚴,而丹拉瑟訪問著消息來源,背後是電視台利益與新聞尊嚴的拉扯。 電影最後,丹拉瑟美其名光榮引退,檯面下大家都知道是電視台為利益考量的逼退,電影有一段丹與瑪莉在電話交談,遙想著當年新聞的黃金年代,感嘆新聞價值遭利益入侵,電視台一昧追求收視率高的新聞,而不是引導觀眾思考社會問題。電話完畢,丹依著陽台,此時鏡頭拉遠,他一人面對著整個城市,夜晚的城市只剩他獨自的光明,可他又怎麼獨自對抗整個世界? 《真相急先鋒》最後,丹的引退演說,一句「Courage」,就如同是編導對當代媒體的一大哀傷,象徵著新聞價值的死去。



對於新聞價值的辯證確實是《真相急先鋒》的一大亮點,但鑿斧過於刻意也是一大敗筆,好多段情節都太高調,讓電影沒有那種真情流露的感動。 電影的節奏與剪接有點呆板,一開始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戲碼顯得缺乏張力,而礙於片長篇幅,無法呈現太多細節,自然削弱能創造更多細節與張力的可能性,電影演至最後,亦未能凸顯瑪莉團隊對於新聞價值的執著與尊嚴捍衛,也沒能深度經營配角,讓這些人物顯得扁平,少了讓電影動人的力量。

不過讓我沒料到的是,《真相急先鋒》對於瑪莉的描繪不只是一個深信新聞價值的製作人,更挖掘她的私人領域,相較於勞勃瑞福、丹尼爾奎德過於用力地演出,凱特布蘭琪的演出可是用力得恰到好處,就如她在《藍色茉莉》的神經質演出,凱特布蘭琪所演的瑪莉讓觀眾感受到,即便是強勢女性在父權社會仍是造受壓迫,一個被教育不能提問的女孩卻從事提問的工作,當偽造風波發酵時,瑪莉遭網友針對外貌、性別的攻擊,父親甚至上節目公開譴責女兒的人格,逼得瑪莉在電話中必須向父親求饒。 瑪莉受制於父權,卻將父愛投射在丹拉瑟身上,流露出女兒心,試圖贏得丹拉瑟的認同與信任,身在一個父權社會,一個女強人仍然追求著男性的認同。 凱特布蘭琪演著瑪莉,那種故作堅強,卻又時時處於崩潰邊緣的失控,有些用力,但成功深入觀眾的心。



看著凱特布蘭琪熱血激昂的質問諮詢人員,還有團隊成員都一副為新聞豁出去的衝勁,新聞已死,但電影能永存,對於新聞美好的信仰,就靠著電影繼續延續下去,如同《新聞急先鋒》,《真相急先鋒》多麼單純、多麼有理想,多麼熱血卻讓人感嘆。

電影的最後一幕,瑪莉關掉電視,漆黑的螢幕上還留著些許光影,新聞價值或許微弱,但還是有希望的吧!

作者:賈小米 【賈小米看電影】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31】 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