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石牆風暴》石牆事件只是背景


這麼說並不是要為跨性別者或有色人種爭功勞,但就算到了今天這些人的聲音還是非常微弱;儘管大家總是把 LGBT 綁在一塊,這個族群中卻同樣有著優勢弱勢之分,話語權在誰身上更是顯而易見。如果連歷史的詮釋都要因為這種霸權而偏離事實,那些少數中的少數又怎麼等得到平權的一天?

石牆風暴》在預告片釋出時便已引發不少議論,主要的爭論點在於歷史上這場運動的核心人物是真有其人;而且比起男同志,這些發起者是屬於更少數、更弱勢的跨性別族群,其中還有不少是有色人種。然而,電影卻捨棄了這些真實存在的人物 (有些甚至還在世)、選擇以一個虛構的白人男同志作為主角,光是這點恐怕便已偏離石牆暴動的原始精神。

當年這場運動為何會爆發出來?電影中藉由一位中年男同志之口道出原因:這些年輕人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抗爭經常是如此 -- 擁有越少的人越是奮不顧身。畢竟除了一條命以外,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被奪走;而如果到了這個地步還不去爭取生存空間,到頭來可能連命都難以保住。當年聚集於石牆酒吧的暴動發起者就是這樣的人,無論在膚色、性別、性向上都居於弱勢,因此會採取激烈手段進行反撲只能說是必然之勢。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對《石牆風暴》的設定有些疑慮,畢竟主角遠非「只剩一條命」的底層族群,他若做為運動的旁觀者、追隨者或許還能說得過去,導演卻賦予他丟出第一顆磚頭的重責大任 -- 這不僅在個人層面無法取信於我,更是對歷史事件的去脈絡化。更糟的是,石牆暴動一結束,主角果然離開了格林威治村,就像他的好友「雷」(註 1) 曾預言的一樣。但是那些他視為姊妹、曾和他一起跳舞挑釁警察的變裝皇后呢?一樣只有回到她們出賣身體、流落街頭的命運。

在這樣的安排下,《石牆風暴》儼然只是一個白人順性別男同志的成長故事,而那些背水一戰的人慷慨激昂的種種事蹟,也淪為他年少輕狂的一段回憶。如果導演就是要拍這樣的故事,那其實也無可厚非,但還將英雄的冠冕加在主角身上,實在不免讓人想到「收割」兩字。這麼說並不是要為跨性別者或有色人種爭功勞,但就算到了今天這些人的聲音還是非常微弱;儘管大家總是把 LGBT 綁在一塊,這個族群中卻同樣有著優勢弱勢之分,話語權在誰身上更是顯而易見。如果連歷史的詮釋都要因為這種霸權而偏離事實,那些少數中的少數又怎麼等得到平權的一天?

作者:強納森 【殘酷的美好一天】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31】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