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09金馬影展-《面孔》、《危機倒數》、《魔島迷蹤》


毫無疑問,嘉芙蓮碧露 的《危機倒數》是這次影展到目前為止最容易親近與享受的片子。在近期所有的戰爭電影裡,它也是唯一能在維繫觀眾注意力與緊湊感同時,將訊息清晰自然傳達出來的作品。

看完《面孔》後,我已經非常確定自己不會是約翰‧卡薩維提的粉絲。毫無疑問,面孔拋出了許多有趣的議題與詮釋,卡薩維提極具爆發力的特寫與幾乎是即興演出般的舞台劇風格也時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但,2個半小時的重度自我陷溺,加上幾乎完全不存在的結構使觀影變成精神與意志的一大挑戰。不知為何,在處理許多問題的手法上,卡薩維提讓我想到柏格曼(只是沒有柏格曼那麼精密細膩的辯證),比起柏格曼也同樣需要專注力與耐心。他是個好導演,處理嚴肅且重要的議題,只是他導這些議題的方式跟我的偏好有很大的差別。


I read in a book recently that killing your first man is like making love to your first woman. Every smell, everynuance, you remember with a special allure. And when the allure is gone, you are condemned. —Siegfried, from 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


看完《危機倒數》後,腦海第一個浮現的是上面那段《神經殺手》裡,老殺手Siegfried的獨白。毫無疑問,嘉芙蓮碧露 的《危機倒數》是這次影展到目前為止最容易親近與享受的片子。在近期所有的戰爭電影裡,它也是唯一能在維繫觀眾注意力與緊湊感同時,將訊息清晰自然傳達出來的作品。在2小時的片長中,碧露 讓那份喘不過氣的精神壓力與不確定性從畫面上蔓延到觀眾席,即使作為暑期娛樂也是第一流水準。但在這背後,碧露 也刻畫出那份被戰爭淘空的心靈與鈍化的知覺,以及那份沈迷在戰場生存危機中,靠腎上腺素做為自己最強大毒品的靈魂。無論故事或拍攝都是讓人觀影後惘然若失的傑作。唯一比較可惜的,是故事本身即缺乏一個可以收尾的設計,使得到了結局片子有些太長,也結得不夠有力。另外,這部片子的友情客串還真的不是普通友情。


在《危機倒數》之後,《魔島迷蹤》相對是部很清淡宜人的片子。做為導演蓋柏伊班涅茲(Hierro Gabe Ibanez)的第二部長片,《魔島迷蹤》在處理視覺上有不錯的創意,但在劇情鋪陳、氣氛掌握與步調上卻顯露出明顯的經驗不足。太多堆砌、太多鋪陳卻引領到太少的回報,伊班涅茲靠著視覺與一個雖不算特具新意但還是有其價值的結局扳回一成,電影小品的片長(1.5小時)也不至於失去觀眾的耐心(特別是在稍早看了《面孔》後,這樣的片子有放鬆精神的功效)。整體來說,不難下嚥的小品驚悚/劇情片,但如果說伊班涅茲是《羊男的迷宮》(會看《魔島迷蹤》有一部份也是為了重溫當初在金馬看《羊男》的感動)導演吉勒摩戴托羅的「力捧新秀」,目前看來出於視覺風格-甚至國籍-而非敘事的可能性要大些。

作者:若夏 【The Lotus Eaters】

本期焦點-【v.246】 200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