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夜車:為誰癡狂
詞人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文句,勾動起凡人對紅塵追尋的想像與憧憬,但是落實到影像上,得用何等工法,才能創造等量齊觀的共振聲波?


阿瑪德斯曾經和喬治一起挖開圖書的地板,找出不見容於當道的「禁書」,一起從馬克斯的著作讀到沙特的存在主義小說。年輕時候,誰不是如此熱情澎湃地去追求真理與知識?
阿瑪德斯開業做醫生時,曾經資助喬治在診所旁開了家藥鋪,宣稱:「只有你拿的藥我才安心!」
是的,阿瑪德斯與喬治堪稱生死莫逆的死黨,但在那個特務警察動手捉人的那個晚上,喬治卻拿著槍正對著阿瑪德斯呢?分道揚鑣的青春,不堪回首的慘綠時光,該用什麼方式來書寫或者呈現呢?

葡萄牙比中華民國早了六年推翻君主專制政權,成立民主政體,但是後來軍人奪橏專政,對內長期採用法西斯極權統治,人民受壓迫的聲音就難以外傳,加上我們距離遠,國情陌生,對於葡萄牙的近代史知之甚少,Pascal Mercier的《里斯本夜車》希望載著讀者(拍成電影,乘客就換成了影迷)一同穿過歷史與時間的黑夜,在清晨抵達里斯本,一同挖探被掩埋的革命往事,讓更多的史實得能攤現在陽光下。
《里斯本夜車》不想做具體的政治與歷史指控,甚至在時間編年上也無意清楚標示,透過男主角阿瑪德斯限印一百本的小書冊,去感動有緣人,去了解他們走過的人生歲月。神秘與浪漫的基調,反而成了歷史對照的最大反諷,幽靈或許巨大,當代人尚且難以名狀,時間的迷霧讓真相就更模糊,只用專政與革命的簡單對立法,或許是幫助「外人」了解史實的「捷徑」,卻也錯失了審視時代印痕的風景了。

阿瑪德斯是醫生,也是哲學家及作家,「文字煉金師」是他的妹妹不忍如此才情不能傳世,於是私自輯印,少數外流的版本,先被紅外套女郎取得,讀完想要跳河;雷蒙教授繼之拜讀,也被文采眩惑,不惜放下教學工作,夜行萬里,只為得見作家風采。這種一讀文字就著迷的感性訴求,小說「里斯本夜車」的技法是想透過經典教授都著迷的權威感染,來建立讀者的信任,用文字來展現文字的魔力,亦是貼切恰當的;但是做為電影的《里斯本夜車》,如果只靠雷蒙教授的頌讀複述(台灣影迷只能靠字幕去體會),情境意境似乎都遜色了不少。
畢竟,電影工程或許更需要讓觀眾看見阿瑪德斯究竟在什麼樣的心境波動下,寫下了能經典文學教授都為之著迷的字句,甚至願意複誦奉行。《里斯本夜車》的選角盲點亦在此時畢現無遺,電影網羅了老一代演員的精英,從Bruno Ganz、Lena Olin 、Burghart Klausner到Charlotte Rampling都是一時之選,雖然老態龍鍾,但是臉上的縐紋、精亮的雙眸、佝僂身影和沙啞的嗓音,都極其深刻地詮釋了歲月滄桑的歷練,很有說服力;相對之下,本該熱力四射的青年模樣,從Melanie Laurent、Jack Huston到August Diehl,都只有青春,卻少了光采,撼動力量就顯得太一廂情願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0390】 2013/04/11
其他新鮮事兒

Q萌童星x影壇女神:宮崎葵 (4/11)

《我最親愛的》你在這裡,發亮 (4/11)

《明天記得愛上我》都會情感的現實與夢幻 (4/11)

《全面攻佔:倒數救援》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4/11)

《忠烈楊家將》無私、無悔、無……無感 (4/11)

《限時翻供》毒品害人,惡法更害人 (4/11)

往復書簡:師生罪與罰 (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