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贖罪俱樂部》比贖罪卷更荒唐的贖罪過程


這幾年的宗教電影一旦在世界級影展上得獎,通常都是詆毀宗教的論述。2012年坎城影展最佳劇本、女主角的《靈慾告白》如是,2015的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贖罪俱樂部》(The Club)亦如是。 意外嗎?

這幾年的宗教電影一旦在世界級影展上得獎,通常都是詆毀宗教的論述。2012年坎城影展最佳劇本、女主角的《靈慾告白》如是,2015的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贖罪俱樂部》(The Club)亦如是。
意外嗎?

其實我們該意外的是啟蒙運動至今已經都快四百年了怎麼還有人要用非科學且不理性的態度去信仰與依附宗教。人類需要信仰,但把宗教當作心靈寄託、或是藏汙納罪之處完全是兩回事。



贖罪俱樂部》一開始是極具美感的訓狗影片畫面,一群曾任神職但有罪待贖的人員們、退休式地集體住在偏鄉教區宿舍裡,他們不養羔羊、飼養賽狗,賽狗爭氣,為四神父一修女賺攢了一筆可觀的賽狗獎金。日子久了,他們每日操課操狗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直到有一天,一位新神父加入,不像其他罪已漸淡的住客,他犯了什麼罪?沒多久整間宿舍都知道了,罪仍猶新的神父不堪被指罪歷歷、一時衝動自殺。自殺案件惹到核心教區關注,派遣主管人士前來探查,宿舍一時面臨被關閉的危機,幾位教士一方面抱怨著徹底資本化的「教會上層人士」坐領高薪沒事找碴且不知民間疾苦、一方面人人自危地為維護己身利益而默默犯下了秘密罪行。



此外,告解本來是種清理心靈罪惡感的老式途徑,但在《贖罪俱樂部》裡面卻變成了新式查案般的心理攻防前線戰區,觀眾藉著神父與修女們對一個資本家樣貌的長官「告解」,逆向體驗關於宗教禁欲與教規處罰的荒謬之處,並在完全沒看見富麗堂皇教堂和華麗宗教服飾等畫面、甚至連一張高級運通信用卡也沒出現過的樸質影像流動之中,單靠一來一往的各自對話,都心與偏鄉階級之分、貧富與自尊的高度之差,甚至是造罪與贖罪的各自解讀方式,都在在默默地演上了一齣宗教人士自我感覺良好的畸形心靈現形記,《贖罪俱樂部》批判了有罪之人的無可救藥、也批判了無罪之人的隱形之惡,而如果宗教體制系統是這樣在營運維持的、贖罪過程是比買贖罪卷更荒唐的方式,那說實在的世間人將無人再需要被宗教拯救。

作者:雀雀 【雀雀看電影】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30】 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