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情書》討海歲月逐水網魚,日復一日何時歸兮
《海上情書》紀錄了台灣遠洋漁業水手與船長的辛勞,耗時六年於海陸拍攝,描述現代化的捕魚過程,和水手們踏上討海生活的心境,和面對未來的想法,其中還拍攝了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等海上風景,但船上大夥沒人欣賞蔚藍海岸,眼望遠方想著,這趟何時返鄉。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過去的課文中總會讀到《爸爸補魚去》這篇文章,都市小孩不懂,但卻是港口孩子們的共同回憶,父親是討海人,船出了港口沒個三、五年是不會返家。《海上情書》紀錄了台灣遠洋漁業水手與船長的辛勞,耗時六年於海陸拍攝,描述現代化的捕魚過程,和水手們踏上討海生活的心境,和面對未來的想法,其中還拍攝了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等海上風景,但船上大夥沒人欣賞蔚藍海岸,眼望遠方想著,這趟何時返鄉。
台灣四面環海,至古就是島國。在這四面環海的小島,很久前就開始捕魚生活,漁業在台灣這種島國地形上,一直相當重要,甚至魚肉蛋白質高脂肪量低,許多都是人們的營養來源之一,在過去許多興盛的古文明中,必可見到關於漁業的記載。在台灣大家一般熟悉的漁業多半是養殖業,鮮少人會去探討台灣遠洋漁業的作業流程,或現今船員和捕魚的困境,甚至進而去關心海上汙染對於漁業的衝擊或是消費者的健康權益。
在海上距離通用為海浬計算,不管是航海或航空都是如此。海浬的算法比較麻煩,一九二九年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制定一海浬等同一點八五二公里。跑船人常用「節」代替,簡單的說一小時裡船跑海浬的速度就是「一節」。而遠洋漁業通指離岸約兩百海浬(三百七十公里)外公海上的大型船隻捕魚活動,不僅漁船遍及三大洋,更是目前世界重要的漁貨產值來源。
《海上情書》是一部紀錄遠洋漁業討海人的海上記錄電影,除了紀錄船隻水手船長的捕魚作業和日常生活外,也描述關於漁業家庭之間的日常瑣事。電影以一艘即將從高雄前鎮出港為期三年漁撈作業的漁船開始說起,與大海的搏鬥、捕漁灑網的時機、沒有漁撈的困境等,最可怕的還是那自以為習慣,但時不又湧上心頭的鄉愁。時而滿載,時而發慌,每天逐魚而驅的海上生活,在這三年中光棍的海上男兒數著能在踏上土地的那天。
在電影裡拍攝主要是以航海人的日常為主,但對於台灣遠洋漁業的現狀和隱憂卻未提起。目前台灣遠洋漁業年平均總產量在八十多萬噸以上,船隻遍布三大洋,在全球漁貨量排名在前三。亞洲台灣因漁業的發達僅次日本,有著相當不錯的成績,但對於永續的海洋漁業經營卻毫無概念。在一九八二年時,國際海洋公約中以對海洋中捕魚的態度從「自由捕取」轉換為「管理經營」模式。但漁民對於「永續的遠洋漁業經營」並無相當程度的認知,無止境的索求是自然生態的迫害,也是產業的永久傷害。這是漁業中至今不願正視的問題。
而在《海上情書》電影中隨處可見的海上作業員工絕大部分是中國勞工。中國勞動不止深耕台灣於中國的代工業,遠洋經濟也同時靠著大量中國勞力所起飛,原因在於台灣早就已經沒有人力足以匹配工作量如此龐大的遠洋漁業勞力,故,中國籍外籍漁工,成為台灣漁船上最常見的身影。台灣老船長如何傳承漁業永續作業,讓台灣漁業可以持續發展無斷層,這也是未來遠洋漁業擔憂其一。
政府單位應該坦然面對現狀下的漁業問題,認真思考未來遠洋漁業的發展和經驗傳承,才是永久經營台灣漁業的方針。《海上情書》反映台灣遠洋漁業實際作業情況,介紹給觀眾,只圖期許觀影後的人們,能夠認可漁民背後的辛勞,這是對漂泊於海的討海人最基本的尊重,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