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的焦距:專訪《蒙太奇的微笑》作者黃建宏
「我在書寫時,腦際常會有中、英、法文交叉,我寫中文,腦裡常出現法文。」黃建宏把文字當作一種輔助工具,文字精確度,不是為了追求句子的美,而是為了觸發讀者過往的經驗。
典藏藝術家庭今年八月出版的《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是本相當別緻的評論集,隨書附贈3D眼鏡,內頁編排也有新意,本書作者黃建宏為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本書可說是他積累多年的結晶。
「本書主要是跟城市空間、蒙太奇有關的論述。把視覺這件事,看到的好幾層辯證,做一個組合。蒙太奇已蛻變為我們當代的一個視覺能力,而不僅是一個外在的工作項目,因為這樣的推演,就讓我想到這個題目……蒙娜麗莎這幅舉世聞名的畫作,富含那麼多可能性、歷久不衰,同時,畫中煙暈的手法,也跟蒙太奇有種微妙的共通點。」
本書的論述除了網羅跨諸多領域藝術創作,書中引述到的電影片段,仔細到連秒數都標示出來,對此,黃建宏笑言,「我博士班研究,主要材料是電影,我研究的電影,可以看十幾、二十次。電影就是我的研究,研究則是我的生活。」
此外,本書以散文詩的方式分段編排,是跟編輯反覆推敲、溝通的結果。他形容,這是滿好的經驗,在編排上分享了很多閱讀經驗、感受,編輯群說,念個幾行,會有一句話滿漂亮的,然而每段又顯得很大段,最後以散文詩方式編排,是一個折衷而特別的定案。
黃教授在法國求學,受到法國新浪潮很大的影響,「赴法求學,讓我更認識法國影像發展的歷史,發現法國新浪潮不只是流派而已,於思想上、觀點上,對法國影響更是大規模的時代改革。」
當然,法國也給他一個審美的焦距,他認為在台灣求學時,是跟著影評看電影,80年代時期的評論,很多是在蒐集國外跟這部影片有關的訊息或整理導演的看法,比較沒有學術跟分析性的見解。
「在分析方法上,我都是在法國所養成,但有些我特有的文化觀察,有時會從那個學術模式中破格而出。比方書中提到,王家衛電影一方面要展現對武俠小說想像的浪漫,而王家衛跟譚家明的合作,十分仰賴譚家明準確性強的剪接。我發現到,其實蒙太奇透過這樣的電影,可以推向一種跟身體更接近的狀態,當時法國對此美學議題都還在摸索,當這是我個人特有的一種殊異文化經驗跟想像,我的推進就會更直接。」
書中極大篇幅也述及城市觀察,黃教授表示,影響他最深的城市,是高雄、台中跟巴黎,「高雄是我成長的城市,台中是我念大學時期的城市,念大學是我人生最大轉變的階段,巴黎則奠定我的美學基礎。」他認為,電影幾乎離不開城市,有電影才有城市,有時髦的生活才有電影,所以,電影和城市,各有蒙太奇,而建築師們也不斷地在製造影像。
精通各國語言的他,也說:「我的思考不斷延續、改變,有些思考方式、用詞,會稍加修改調整,我在書寫時,腦際常會有中、英、法文交叉,我寫中文,腦裡常出現法文。」他把文字當作一種輔助工具,文字精確度,不是為了追求句子的美,而是為了觸發讀者過往的經驗。
當然,黃教授也閱讀國內影評人寫的文章,他覺得國內最不缺的影評,是強烈表達個人觀點、以及推片功能的影評,這是整個環境去培養出來的,「說到缺,也缺很多種,其實缺影評就是缺媒體,我們對電影有所關懷的媒體,真的太少。我們很缺把視覺跟生命連得很緊的影評!法國人經歷過一段長期的幻象跟浪漫,他們曾以為影像可以取代一切,台灣缺乏這個經驗,台灣都是先聽到國外發生什麼事,所以我們往往是在印證我們聽到的傳言跟謠言,我們不容易產生幻想,或許謠言使我們產生幻象,但它會終止在我們看到那個真相的時候。」
身為學術界的佼佼者,聊到對於人生的終極理想,他笑言:「如果在念大學,我單純希望以後可以不缺錢,盡情做創作,雖著歲月的淘洗,心中的理想圖也愈來愈實際,像我現在對終極理想有一個想像,是看村上春樹的書,隨之浮現腦際的畫面:躺在游泳池邊的躺椅上,看著書,喝啤酒,心無旁騖,不必為溫飽或目的性而看書,那可是人生一大樂事!」
作者:保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