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之王的起源
1954年,受到當時剛剛重映的怪獸經典《金剛》(1933)、以及另一部描寫被原子試爆喚醒的大怪獸侵襲紐約的美國片《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的影響,日本特效導演圓谷英二和製片人田中友幸創造出了哥吉拉(ゴジラ)..。
牠是個身高五十公尺,重達兩萬噸,一開口就能噴出帶有輻射線的熱氣的怪獸。初代的《哥吉拉的誕生》(1954)其實是一部嚴肅的災難片,哥吉拉襲擊了漁船、海島之後接著登陸東京,沿途造成無數的破壞,人類為了生存當然是拼命還擊,但同時也有生物學家對牠懷抱著既同情、又恐懼的複雜心情……
彼時的日本,距離二戰戰敗才剛要滿十年,電影工業中非常需要這種大規模的娛樂類型(而且戰爭片在當時是被禁止的),《哥吉拉的誕生》的驚悚氣氛、排山倒海的壓迫感自然引起了觀眾的注目。尤其在題材上,它又巧妙呼應了當時日本人集體的深沈創傷: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片中怪獸帶來的絕望感,以及因為知道牠是被人類的狂妄自大所「喚醒」的、象徵著自然的反撲(或說是天譴的力量)而無法單純地視之為邪惡、外來的侵略,這種種都讓人想起原子彈,更因此引起廣大的迴響。
有趣的是,《哥吉拉的誕生》的成功讓製片的東寶公司發掘出拍攝「大怪獸科幻片」的新方向,但那之後的幾部其他怪獸電影卻很難複製哥吉拉的超人氣。不用多久,東寶就想出讓哥吉拉和這些怪獸們在大銀幕上「對戰」的主意(或有時候是聯合對抗更強大的第三者、甚至第四者),這其中包括巨蛾摩斯拉(Mothra)、翼手龍拉頓(Rodan)、三頭飛龍基多拉(King Ghidorah)等等。也因為當時的哥吉拉特效,其實是演員穿上橡膠戲服所扮的,這最初是因為1954年的東寶缺乏預算拍攝昂貴的停格(Stop-Motion)動畫,卻意外地適合拍這種「對打」的戲碼;再加上為了配合劇情走向,哥吉拉的角色從單純的「破壞者」漸漸被修正成陪伴人類一同抵抗侵略的「大地的意志」。這種種特質都讓牠在日本國民心目中變成某種守護神,而片商也順勢把目標觀眾下修,成為較低年齡取向的作品。
挾著這股氣勢,哥吉拉在1954~1975年的【昭和系列】一口氣拍了十五集(其中十三集都集中在後面的十四年),接著沉寂了九年後,又在1984~1995年的【平成系列】拍了七部,以新一代的特效技術全面提昇質感。再加上【千禧系列】的六部作品,截至2004年(哥吉拉五十大壽的同時東寶宣布停拍)為止,已經有二十八部哥吉拉電影了。
那麼好萊塢呢?其實早在五零年代,好萊塢就已經把一連串的昭和系列哥吉拉引進北美,其中的《金剛大戰哥吉拉》(1962)更是創下票房記錄。但要到1998年,他們才終於用自己的動畫技術拍出了美國版的《酷斯拉》。可惜,這版的導演羅蘭.艾莫瑞奇大幅修改牠的設定,變得迅捷而且神出鬼沒,意圖拿掉原版的笨重感,但那無可動搖、無懼又從容的破壞神形象也跟著消失了。整部片變得更像怪物驚悚劇,也不見原版的反戰/反核/大地的反撲等等意涵,如此讓死忠粉絲失望的呈現,導致好萊塢過了整整十六年,才敢再碰這個題材。
如今,在哥吉拉一甲子生日的這年,新導演蓋瑞斯.愛德華重啟《哥吉拉》(2014),目前看來種種設定都是尊重日本原版的精神,至於成果是否令人滿意?值得好好期待!
作者:張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