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癡大補帖之愈怪愈好
平常被商業電影塞得太撐,這時候在影展通常是鎖定「愈怪愈好」,看看電影創作還有什麼創新題材與新的影像表現手法。


於是,短片精選,向來是大家的最愛。今年金馬用主題來分,A:台灣製造。裡頭收錄了阿妹的個人對話,13分鐘裡她進入化身為姊妹輪流使壞。一聽就值得搶票。B:繽紛樂園。三部動畫短片《小週末大冒險》《伊底帕斯千千結》《失之城》《愛情迴旋》確定可以補充好萊塢式光鮮3D動畫外的創意。C:恐懼漩渦。低彩度的黑暗題材,特別是《丹尼有顆頭》描述的無頭世界,就充滿幻想。限制級《日落街雙姝》《活死人之愛》更可以大大滿足暴力美學的基因。

繼《四百擊》之後,探討問題少年最具代表的作品,坎城影展導演達頓兄弟,在《美麗蘿賽塔》《孩子》之後,又以《騎單車的男孩》(The Kid With A Bike)奪下2011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故事描述被父親遺棄的希利,一心只想重返父親身邊,而不斷的與周遭大人的世界環境抗爭。達頓兄弟的作品向來過度真實而溫度不夠,然而本片卻是他們口中的「我們時代的童話」,直至故事最後,從冷酷重返溫暖的那一刻,細細的堆疊醞釀,足見他們的功力不凡。

《黑馬馬力夯》是《歡迎光臨娃娃屋》知名的獨立製片導演陶德索倫茲的作品,慣用黑色幽默尖銳直指生活中的偽善荒謬。本片以自我感覺超級良好的宅男為題,他在舞會中煞到正妹打算展開熱烈追求的同時,被祕書阿姨大潑冷水,透過各種想像推演,讓他明白現實是什麼,並重新面對真實的自我。
想見識法國人的諷刺手法,那麼就不能錯過2011 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的《部長做了一個夢》(The Minister)。透過部長這個身分嘲諷政治怪象,光是影帝級演員飆戲就可以大呼過癮,更不用說導演皮耶休雷因此成為法國電影界最受矚目的新銳導演之一。

作者:蘇士尹
本期焦點-【v.0316】 2011/10/27
其他新鮮事兒

重量級影癡之不能錯過 (10/27)

《歡迎來到德國》我們來自哪裡? (10/27)

不惑之年的疑惑與摸索–專訪陳大璞導演 (10/27)

聞天祥推薦金馬影展佳片 (10/27)

《全境擴散》過程的真實,人性的真實 (10/27)

萬聖夜‧派對夜 (10/27)

《鋼鐵擂台》老梗,卻非常熱血精彩 (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