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窮,我只是沒錢 香蕉傳奇》導演、製片專訪
《我不窮,我只是沒錢 香蕉傳奇》片中梅芳阿姨一句:「土地就是一個百寶箱。」道盡蕉農與土地的血脈相連,本期e週報特專訪本片導演聶華勳及製片張甯,帶領大家一起見證這則香蕉傳奇。

《我不窮,我只是沒錢 香蕉傳奇》將時空拉回50年代的南台灣,透過當時盛產的香蕉,及蕉農對抗逆境的頑強生命力,彷彿反映出一場舊時代辛酸史,是懷念的聲語、也是奮鬥的真相……

「那個美好的年代,我們要留下來的,是什麼?」聶華勳在台北長大,這回深入旗山,史料搜集做得相當用心,經過一年多的研究、考察……宛如一場身心洗禮,也就更能設身處地了解當今農業的處境。
「就像片中一場驚心動魄的風災,讓收成血本無歸,這些風災週而復始,每年突發而來威脅農民的生計,相對,農民卻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這些貼近庶民心境的聲語,透過梅芳飾演的阿嬤一角傳達出來,意義格外重大。」

此外,導演特請來真正的產銷班來支援演出眾多農民,面對一干素人演員,聶華勳導演只授與一些簡單的表演技巧,以引導出他們的本色演技:「當他們進入狀況,感動力遠遠超過我的想像……他們說:『導演啊!這就是我們!』,你可以想像,當種種情境觸發他們的不平,每一聲淒厲的吶喊,彷彿都壓抑於心中已久……」
其中一場將香蕉從產地收割、運送到碼頭的戲,讓聶導格外難忘,他回憶道:「那場戲動用了大量鄉親支援,幾乎旗山所有香蕉都割下來配合『演出』,呈現於銀幕上的效果相當壯觀。儘管辛苦,但無疑值得。如果能透過這部片,觸發讓觀眾去思索台灣土地的本源,目的就達到了……」

對於籌備過程的點點滴滴,張甯亦有感而發:「雖然本片看似有著小品『體質』,卻不失反映今昔對比的宏觀『性格』,籌備兩年多,為了跟市場面有所區隔,劇本不斷改,就是為了不讓衝突流於浮泛,這些蕉農,每個身上都有扎扎實實的故事……旗山現況真的比50年代差太多了!」
有過多年製片經驗的她,表示當初旗山居民知悉劇組要來取景,一開始還滿懷質疑:「誰會來這種窮鄉僻壤拍片?」經過溝通、交流,了解電影旨意之後,他們也就放心把自己的家鄉交給劇組,也樂得盡力配合,動員來當臨時演員:「沒香蕉可以種,拍電影也好……」

挾著高雄電影節售票摘冠的餘威,製片與導演均有信心,《我不窮,我只是沒錢 香蕉傳奇》將帶給觀眾截然不同的感動:「它不僅勾起上一輩的記憶,年輕人更該進戲院觀賞……現今經濟一片不景氣,這部電影正好遠從那個年代,找回一條不變的道理――只要願意打拼,一樣可以出人頭地!」
作者:保溫冰
本期焦點-【v.0383】 2013/02/21
其他新鮮事兒

《男生愛女身》能做自己就是幸福快樂 (2/21)

《竊資達人》衰神遇上賊婆 (2/21)

丹佐華盛頓角逐影帝 《機密真相》再創演藝巔峰 (2/21)

《悲慘世界》Look Down,Look Down! (2/21)

《大尾鱸鰻》電影的沉淪 (2/21)

《終極警探:跨國救援》衰神變瘟神 (2/21)

烈愛重生:殘缺與殘酷 (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