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咖啡館》令人心醉神迷的探尋之旅
影像和音樂漂亮地和著對方的韻律腳步前進,《花神咖啡館》宛如翩然起舞一般,只可惜美麗的細碎影音舞得雖然動人,但故事和手法的重複性過高,持續兩小時有些讓人不耐,我忍不住把注意力分散在音樂上,配樂首首動聽當然是主因,但音樂的運用方式也讓我玩味。

《花神咖啡館》平行敘述了兩個不相干的故事,一個發生在2011年加拿大蒙特婁,生活無憂的男DJ安東戀上新歡羅絲,離開青梅竹馬的元配卡蘿,平順生活因此起了波瀾,暗湧不止,不僅家族和女兒不諒解,內心也時刻自我譴責;另一頭是1969年的法國巴黎,賈桂琳產下唐氏症兒羅宏,對他小心呵護,疼愛有加,當羅宏愛上同班的唐氏症女童薇若,引發了賈桂琳強烈的佔有慾。

編導尚馬克瓦利(Jean-Marc Vallée)用影音的剪輯配合,層層疊構出這趟令人心醉神迷的探尋之旅,劇中人都在尋找讓愛不再苦澀的方法,有人尋求心理醫療,有人找上超自然力量。巧妙的平行剪接讓這兩個無關的故事相互呼應,帶領觀眾靈活地穿梭其中,角色的身影、記憶、幻覺、夢境、潛意識,超現實地不時交錯,如同幽魂般出現在錯誤時空的他人現實生活,直到最後才揭露了兩段故事之間的前因後果。
影像和音樂漂亮地和著對方的韻律腳步前進,《花神咖啡館》宛如翩然起舞一般,只可惜美麗的細碎影音舞得雖然動人,但故事和手法的重複性過高,持續兩小時有些讓人不耐,我忍不住把注意力分散在音樂上,配樂首首動聽當然是主因,但音樂的運用方式也讓我玩味。

馬修赫伯(Matthew Herbert)譜寫的《花神咖啡館》固然動聽,但這部戲最讓我驚豔的還是對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的偏好及運用。我在高中時認識這支英國樂團,買了他們最著名的那張《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直到現在還是我最常拿出來重溫的最愛之一,我不知道反覆聽了多少次,所以當「花神咖啡館」開頭突然出現了兩聲尖叫聲,我立刻辨別出來,也跟著在心中尖叫:這是《月之暗面》!
在專輯中,尖叫聲劃破了一開始〈Speak to Me〉的黑暗寂靜,串連起〈Breathe〉迷幻漂浮的吉他聲響,男聲如囈語般呢喃著:「Breathe, breathe in the air/Don't be afraid to care」。

安東為了工作,必須離開兩個女兒和愛人羅絲。在機場,他和她們吻別後,轉身戴上墨鏡,偷偷掉下眼淚,鏡頭特寫手背上那抹剛拭去的淚水,〈Speak to Me〉細瑣的心跳、鐘錶發條、笑聲紛紛湧上,一陣陣刺耳的尖叫傳來,鏡頭一黑,白字打出本片片名,充滿漂浮感的吉他聲緊接而來,安東慢動作走進迎面而上的人潮,畫面音樂合拍極了!安東漸行漸遠漸模糊,我們不自覺將目光聚焦在朝我們而來的旅人,驚覺他們外貌似乎和常人有些不同──他們都是唐氏症患者。就這樣,電影把2011年的安東和1960年代遠在巴黎的小羅宏連結在一起。

尖叫聲和這首曲子再度響起時,電影已經來到後半段。安東求助心理醫師,卡蘿則找上靈媒。靈媒煞有其事猙獰了臉,像在探尋卡蘿的前世今生,那陣陣尖叫聲同時響起,電影快速地交叉剪接了安東和羅宏的身影,只是這次比較不一樣,原本是安東生活插曲的〈Breathe〉,間斷錯落地成了羅宏的生命配樂,這種錯置搭配上卡蘿驚訝的神情,瞬間,我們似乎明白了導演的暗示。
作者:猴子
【腸光男孩躁鬱症】
本期焦點-【v.0376】 2012/12/27
其他新鮮事兒

《花神咖啡館》迷幻、執念、輪迴 (12/27)

《神隱任務》與其他的老英雄們 (12/27)

《神隱任務》黑色硬漢狂潮來襲 (12/27)

浩蕩的柔情:專訪周美玲導演 (12/27)

愛.慕:聲音敘事魔法 (12/27)

《神偷大劫案》韓式風味的瞞天過海 (12/27)

《惡之教典》惡魔教師 (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