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戀人:文明的囈語
忽視《噬血戀人》是美國影壇的損失(不論是美國影藝學院或者美國電影協會的年度最佳影片全都略過本片);錯過《噬血戀人》,則是影迷的遺憾了!
《噬血戀人》的主角是兩位吸血鬼,借用了不少吸血鬼的知識與戒律(畏光,怕陽,嗜血),但是導演賈木許(Jim Jarmusch)無意陷在血漿與犬齒的吸血鬼窠臼中,全片最深情的筆觸在於借用了流連在黑夜的囈語,悼念著文明的衰頹。
《噬血戀人》只有七百萬美元的預算,但是帶有陰鬱與古拙趣味的美術要求(從服裝、陳設、燈光到鏡位)卻準確傳遞了「文明傷逝」的氣氛,錢不多,意境卻深遠,那就是功力了。
電影從黑膠唱片開始。是的,選擇黑膠唱片,就是賈木許加在吸血鬼主角身上的文化標籤。
賈木許的目的有二,一是美學,一是文明。
先談美學。黑膠唱片開始優雅旋轉時,我們同時目睹了Tom Hiddleston飾演的Adam 與Tilda Swinton飾演的Eve,各自在服食了血漿飲料後,整個人暈眩飽足(血糖上升?)的舒暢,人體的天眩地轉與唱片的旋轉,成就了相呼應的雙螺旋效應。有人嗜藥成癮,有人嗜血成癮,物件或殊,其效則一,更重要的是電影的視覺效果進入到這種癮境迷離的世界。
再談文明。CD唱片從1980年代取代黑膠後,曾經風光廿年,但是黑膠不曾消失,21世紀開始上演復仇記,即使市場不大,卻已成功成為兼具古典與流行的「品牌」符號,CD或者mp3低表著容易上手的通俗消費文化,黑膠則成為高貴,有品味的消費標籤。用「黑膠」來標示吸血鬼的「貴族」身段,更是《噬血戀人》一以貫之的文化烙印了。
以Adam為例,他是有音樂天份的吸血鬼,古早時期,曾經創作過一首交響樂,交給舒伯特(Schubert)發表,牆上還有著巴赫的照片,音樂史上的菁英,都曾經是Adam交往過的「鴻儒」,這位青春不杇,肉體不老的Adam(電影劇本的初稿註明他有五千歲了,重點不在數字多少,而是要突顯他曾經見証人類文明的進展,男的名叫Adam ,女的名叫Eve,取名自聖經上的男女始祖之名,用心昭然),不以人血為樂,而是慶幸自己曾遇見過那麼的文明俊彥(還包括了文學家拜倫、雪萊,科學家愛因斯坦和發明家Nikola Tesla......)。
至於Adam與Eve看見的花花草草甚至木頭物件,都直接以拉丁原名與「老朋友」打招呼,類似「文言文」的命名法與溝通法,不也是一種文化的炫耀與張揚嗎?俗人做不到的,唯獨吸血鬼勝任愉快,他們佔據的文化優勢,讓他們輕易取得了貴族的高度。
顯然,賈木許就是用「名牌」堆砌術來成就他的「吸血鬼」傳奇。Anton Yelchin 飾演的Ian,就是Adam與俗世溝通的橋梁,他一出場就帶來三把經典吉他,每一把吉他都是骨董,Adam都能如數家珍地細說名琴往事(導演賈木許自己也是作曲家,電影配樂主要也是由他的Squrl樂團擔綱),甚至還不經意透露自己曾經現場目擊名琴才子的演出,「現場?」Ian不敢置信的質疑,讓差點露餡,暴露自己實際歲數的Adam,趕緊補上一句:「從youtube啦!」則是讓人莞爾的吸血鬼幽默,卻也讓科技文明演進史得著更有趣的連結與迴響。
吸血鬼的畏陽怕光天性,使得《噬血戀人》的主要場景都在夜間室內,燈光因而得以從容配合角色身份做調整變化,暈黃因此兼具了古典與頹廢的氣質,黝黑成了文明崩毀的背景,慘白則有庸俗現實的印記,每一格畫面的雕琢與經營都在光影變化間,孕育出沈重的美學符號,耐人細品。同樣地,Adam與Eve配戴的墨鏡何止有型?Adam從睡袍、手術衣甚至赤裸的上半身,以及Eve的蓬鬆白髮,粉白上衣,及薄紗圍巾,同樣都以「型」及「質」取勝,美術的細節在攝影機的捕捉下,構成了全片最動人的視覺饗宴。
更迷人的則在文明的論述。Adam與Eve不約而同地用Zombie一詞形容世俗凡人,Zombie是活死人,亦是殭屍,沒有創意,沒有卓見的當代人,與Zombie有何不同?Eve甚至自豪於她們來到廿一世紀,可以用錢買到上好的血(可惜,沒有交代何以他們能有那麼多的現金),不必再像以前那般從俗人的頸動脈中取血充飢,但是他們也不能不扼腕於人血已日漸不純,主要是人血中有六成是水,但是水質受污染後,人血亦再不純,因此Adam也不能不浩歎世人還在為爭奪石油作戰,渾然不覺水資源大作戰的時代已迫在眉睫,一部吸血鬼電影如此傳播著環保資訊,寧非異類?
至於文明傷逝的惆悵,則以底特律(Detroit)做代表了。底特律曾經美國的汽車工業重鎮,也是音樂之都,1950年代曾經盛極一時,曾經何時卻已快速衰敗成了罪惡之城,甚至在2013年還宣布破產,《噬血戀人》中出現的底特律有如鬼域,Adam與Eve的開車夜遊,直擊了組裝中心與超級劇院如今成了空曠停車場,他們對文明崩毀的悼念(莫忘了那群在黑夜裡閃動著綠光的野狗),其實就像《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的《地獄篇》裡的但丁,穿過黑林,面對著猛豹與獅子的威脅,文明還能再起?人生還有指望嗎?吸血鬼無力迴天的詠歎調,讓《噬血戀人》的沈鬱與絕望得著了劇烈的迴響與共鳴。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