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新聞 ﹥News Content

台北電影獎連結電影產業 開創產業獎


在走過10年之後,《2009台北電影節》對台北電影獎的思考逐步地拓展思維,除了繼續鼓勵優秀的創作者之外,也參考國外電影節活動的部分想法,今年便創設了「電影產業獎」表彰電影產業的模範。

在走過10年之後,《2009台北電影節》對台北電影獎的思考逐步地拓展思維,除了繼續鼓勵優秀的創作者之外,也參考國外電影節活動的部分想法,今年便創設了「電影產業獎」表彰電影產業的模範。「電影產業獎」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終身成就獎」、「特別感謝獎」及「卓越創新獎」。其中「終身成就獎」是要獎勵長年投身電影產業,並具有卓越貢獻的人;「特別感謝獎」則是表揚對電影產業和社會有特殊貢獻的人。「卓越創新獎」是針對電影企劃案,鼓勵台灣電影人或公司創作優秀的作品,將人文各項特色以影象方式呈現給予大眾。

今年獲頒終身成就獎的電影界前輩有二位,一位是李行導演,另一位則是明驥先生。李行導演可以說是台灣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從早期《王哥柳哥遊台灣》等台語片,到《養鴨人家》、1965年起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再到《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等新寫實電影,作品的質量均相當豐富,對外不但受到諸多國際影展的肯定,也陸續拔擢了許多優秀的電影人才,許多外國人士透過李行導演的作品認識台灣,他們尊稱他為「台灣電影先生」,台灣人則尊他為「台灣電影之父」。而另一位獲獎者明驥先生則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推手,在他服務於中影的時期,不但拔擢了許多青年才俊加入行列,包括段鍾沂、小野、吳念真、侯孝賢、陳坤厚、楊德昌、萬仁、柯一正、張毅、王童、廖慶松、陶德辰、曾壯祥、朱天文等人,在此時期拍攝了包括《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海灘的一天》、《小爸爸的天空》、《竹劍少年》、《桂花巷》《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策馬入林》等影片,同時並成立「技術人員訓練班」,招考培育電影技術人才,創建台灣第一座電影文化城(中影文化城)及台灣第一座電影沖印廠,奠定了台灣電影至今的深厚基礎。

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當天,也將由郝龍彬市長及新聞局蘇俊賓局長頒發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將於7月11日晚間在年代綜合台進行實況轉播,也同時在電影節官方部落格及紅樓外廣場進行直播。

(本新聞由台北電影節提供)

相關新聞


本日焦點-200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