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壓迫及其所創造的:《一念無明》


家庭是種很奇怪的空間,一個家中只要有人沒有責任感,就會出現另一個互補的人。於是也往往沒責任的就能更恣意妄為,有責任的就只能概括承受。而最可悲的卻是,家庭總會輕易地原諒沒責任的那方,卻對長期付出的該者更加索討無度。

「幫我?你怎麼幫我?生前媽媽痛到不行哭天搶地,滿床屎尿的時候你怎麼不來幫我?」

看《一念無明》時,這句台詞一直在腦中轟轟作響。看著片中抑鬱的阿東(余文樂 飾)神情,以及忍不住情緒暴衝的反應,都讓我心有戚戚焉。《一念無明》是一個家庭的故事,也是一個社會的故事,更是一整個國家的故事。無論從那個角度出發,都直接了當地反映了一件事。對某些人來說,責任是種選擇;對某些人而言,責任是無從選擇。當愛變成了一種責任時,你勢必得做出抉擇。



先來說說電影。

一念無明》描述一名獨自扶養重病母親的兒子,周旋在生活與照養的雙重壓力下,還得面對母親的輕忽,原來他們家還有另一個在美國的小兒子,母親心心念念都在另一個兒子身上。卻對選擇在身邊照顧她的大兒子視若無睹百般刁難。父親開跨境貨車長期不在家,久久一次把錢拿回來就離開。某次一場衝突讓母親意外致死,兒子因為躁鬱問題與涉及殺人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多年過去醫院通知父親住院的大兒子可以出院的消息,卻成為他們倆必須面對更多壓迫的窘況。究竟是空間太小還是壓迫太大?心魔與心念之間,又是從哪裡開始與何處結束?



一念無明》的片名源自佛法用語,一念就是念頭;無明則是當念頭產生後無法根除的煩惱,如無止盡的輪迴般沒有出口。英文片名為Mad World,正好與Tears For Fears歌詞相當知名的抑鬱單曲同名。我最有感的是在這部電影中的各種壓迫,以及到底誰有病的詰問。在地狹人稠的空間中,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有問題,情緒大多沒有出口;有些人的情緒很簡單,攻擊與嘲諷他人就可獲得釋放。理直氣壯地用自己被壓迫的不滿再去壓迫他人。片中的阿東一直都處於寡言狀態,因為他經歷的沒有人能感同身受,就連他的爸爸或弟弟也無法。阿東選擇把工作辭掉來照顧母親,感覺起來並非全然出自愛,更大部分是來自責任;也或許與他成長期間缺乏父母的關注有關。

家庭是種很奇怪的空間,一個家中只要有人沒有責任感,就會出現另一個互補的人。於是也往往沒責任的就能更恣意妄為,有責任的就只能概括承受。而最可悲的卻是,家庭總會輕易地原諒沒責任的那方,卻對長期付出的該者更加索討無度。



「當個仆街其實很容易。把一切拋下跑遠遠的就可以了。」

片中的父親(曾志偉 飾),清楚自己的選擇就是把爛攤子丟給自己的大兒子。他對他有愧疚,但卻又可以躲在「他有神經病」的保護傘下。一個家只剩下兩人,看似擔起自己身為父親的「責任」,實質上兒子卻比他更懂得承擔。我覺得曾志偉精彩演出了那種知道自己是父親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扮演好父親的困窘。一幕阿東到舊書報攤拉著他忽然嚷嚷地要搭計程車帶父親去當年小學父母都缺席的畢業旅行地點。父親說來不及了,阿東說「我都說來的及了,現在讓你補償為什麼不要呢?」這一段看得我頗感心酸。阿東難以理解的責任感在這番話中忽然有所解答,原來阿東要的無非就是一份完整的父愛及母愛,想獲得就必須一直在他們身邊。

童年時期遺憾是會如影隨形的,就像《新難兄難弟》中梁朝偉一直想要的玩具火車般。在《一念無明》中則變成了一趟旅行,但父親還是放棄了,他沒有答應阿東前往,他們最後仍是回到了那個狹隘的空間,繼續帶著愧疚與遺憾過活。



「有時候選擇當一個混蛋比較簡單。」

也因為當混蛋習慣了,所以反而會害怕改變。明明有可以彌補的機會卻寧可那只是癡人說夢,或許自己下好決定比什麼都簡單吧。什麼都輕易放棄就可以笑看人生,如此看起來最積極最努力的那個就像神經病了。

片中的阿東的責任感是來自其他人的逃避,或說放不下期待被父母肯定的執念。他的不離不棄像是一場折磨,彷彿像個用苦難來證明自己的苦行僧,然而壓力的累積卻遠超過克服的腳步,母親把一整個家與命運的不幸都怪罪在他身上,電影刻意保留了母親的死亡真相,除了浴室流出的水之外我們無從而知。一切解答都只在阿東與他的母親身上。



非常喜愛電影把真相放在浴室沒有講明的手法,更加深了觀眾所能承受阿東內在壓力的可見與不可見。那是他每夜都會驚醒的畫面,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幫的了他。社會的眼光與步調沒有給我們更深入的可能,或許是我們自己也寧可自己當個外圍者,用最簡單的想法總結一切。例如新聞報導可以說一個神經病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卻沒有想過為什麼他會變成神經病?阿東可以面對自己的病,於是他能正視很多現況。一如他可以理直氣壯地去探視他母親的墳墓,可以表現對她的思念;也可以告訴別人他有病。偏偏這個社會容不下太多真性情,你越真就越赤裸。

教會的告解是另一場殘酷比賽,揭露的瘡疤越多就越能得到救贖。這場教會的戲強度超高,以為可以與前女友復合的阿東直到這一刻才看見了對方對自己的恨意有多深,那些同樣被他無意拋下的責任被放在了女友身上,原來這幾年女友努力幫他還債,差點一無所有。口口聲聲說著的寬恕聽起來格外痛苦,因為那彷彿來自無從選擇。



「醫學指出,多吃巧克力會產生促進血清素分泌,讓人產生快樂的感覺。」

一念無明》電影中有很多對比,能活下去的,活不下去的;有病的,沒病的;人被壓迫的,壓迫他人的,都隨著劇情逐漸模糊。對應片中狹小的分租空間,快速的城市沒有給任何一個人足夠的氧氣,我們被錢追著,被恨追著,被歧視追著,被壓迫追著,究竟哪裡可以緩下腳步,哪裡能稱得上是個家?電影透過各種對比逐漸孤立自我與大眾之間的關係,每個人都不同,所以不可能找出一個可以適用於所有人的方法,就像藥物不可能救得了所有人般。

在這個只會更強化差異性的快速社會,同理是唯一能讓人們有可能相近的辦法。每個街坊鄰居都試著躲阿東遠遠的,唯有一個孩子試著用各種方法接近他,他問著理所當然的事,唸著童話書的情節。當他問阿東說,「為什麼我們種的那些花草會枯死呢?」阿東說,「可能是因為這裡沒有適合他們生長環境吧。」孩子回說,「那我們就要想辦法讓環境變成他們可以生長的樣子啊!」



「那我們就要想辦法讓環境變成他們可以生長的樣子啊!」

孩子只是說著他認為理所當然的應該;但,孩子不知道的是,這種應該,在大人的世界裡叫作善良,在情感的定義中稱之為關愛,在一瞬間拯救了阿東被禁錮太久的麻木靈魂。

一念無明》用100分鐘拍出了無止境的壓迫輪迴,越來越不被了解的世界,越來越自私近利的社會。不只強勢壓迫弱勢,弱勢也會壓迫更加弱勢的人。就在被逼到絕境的邊緣之際,卻讓孩子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讓人撇見一絲淨土。就算只驚鴻一瞥也足以涅槃。

儘管回過神來我們依然置身於偌大的苦難中。

作者:艾莫西 【書寫記憶3.07】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79】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