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犯》犯罪動機的推理
《預告犯》的收尾非常的精采,羅織的看似張狂的犯罪行為,慢慢收線,讓人不知不覺站在報紙男的立場重新檢視我們所熟知的一些原則,是不是該多留一些空間讓那些看似教人瞧不起的人詮釋的權利,最後當一切真相大白時,不知不覺已淚濕衣衿了。
「人類可以為了別人而赴湯蹈火。」
《預告犯》可以說是魯蛇的反擊!
勝者是無法理解魯蛇的想法,他們是可以為了他人而不顧一切。如果既得利益者一直輕忽、不在乎弱勢的聲音,當他們反撲起來力量是很驚人的。
改編自驚悚漫畫家筒井哲也的同名漫畫《預告犯》,把犯罪動機的謎團與人性,在氣氛的掌握與人性刻畫上,都是少見的精采,在日片中總算有一部出采的表現,而且令人想起1995年的《火線追緝令》(SEVEN)。
從網路上預告明天社會新聞的影片延燒,以跳出的對話框表現網路鄉民的反應,沒有一面倒,貼切的反映鄉民意見的多元,警方成了官方僵化社會思維的代表,戶田惠梨香所飾演的犯罪調查科刑警吉野繪里香與「報紙男」預告犯形成對比,吉野繪里香口中的公義,看似符合社會的普世價值觀,看似犯罪的背後,似又隱藏著為弱勢發聲的意涵──特別是對付不良油品廠商那段,臺灣人這時看起來更是心有戚戚焉。
勝者占去社會大多數的資源,很難理解現在不是努力就能有收穫的社會,藉由暴力試圖為被綑綁的困境找出口,似乎成了一種「爽快」的選擇。想想那些奮不顧身的自殺式恐怖攻擊,背後所隱含的訊息不也如此,只是在他們看似壯烈的行為下,反倒不像本片中的主角,透過網路清楚的喚起大家的意識,清楚的表達他的意念,以致在恐攻行為之餘,徒留社會一個暴力的傷痕印記。
面對這些可能的暴力,如果事先我們對於這樣的人這樣的事,能多一點關心與寬容,其實不必要的悲劇就可以防範,而這些在掙扎活著的人,也不至於被逼到絕境做出令人悲憤的暴力行為。
《預告犯》的收尾非常的精采,羅織的看似張狂的犯罪行為,慢慢收線,讓人不知不覺站在報紙男的立場重新檢視我們所熟知的一些原則,是不是該多留一些空間讓那些看似教人瞧不起的人詮釋的權利,最後當一切真相大白時,不知不覺已淚濕衣衿了。
相關文章
- 《預告犯》不只是鄉民的正義 (2015/12/22)
- 《預告犯》:這個社會,可否給我們一點希望? (2015/12/15)
- 《預告犯》:無聲的暴力,助長著犯罪 (2015/12/11)
- 《預告犯 Prophecy》弱者的吶喊 (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