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西子姑娘
透過張釗維導演之手,《冲天》充滿了溫柔動人的影像溫度,加上深情的旁白與王希文為《冲天》創作的電影配樂,使得《冲天》像是一首溫柔的現代詩,又像是封寄給天空的動人情書。
因為未曾聽過〈西子姑娘〉這首歌,因此首次看完《冲天》後,並未注意到電影的片尾居然採用了具有時代意義的一首曲子,在經過王希文先生的些微改動後,再搭配史茵茵的重新詮釋,不僅讓〈西子姑娘〉的意義有了新的面貌,更重要的是片尾曲的〈西子姑娘〉更潤飾、豐盈了《冲天》溫柔且動人的情感溫度。
《冲天》的故事主要分為三大段,分別是劉粹剛與許希麟的故事作為第一部分的主角,第二部分以林徽因作為故事主線,第三部分則以張大飛與齊邦媛為主,三段故事各有不同的主題音樂,以搭配不同的故事主線以及情感主題。
開頭第一段故事有非常多的空軍作戰的紀錄與動畫畫面,不過導演張釗維與配樂家王希文,並未以傳統氣勢磅礡的曲風來襯托空軍的偉大,並企圖達到煽情的效果,反而選擇以豎笛、管弦四重奏為主要基調,六四拍的節奏溫柔地如同烹煮咖啡般,讓情感緩慢地流瀉,逐漸滿溢在觀眾的心頭,而這種內斂糾結的音符,剛好與畫面形成有趣味的強烈反差,達到了情感昇華的效果。
第二段則改變了曲風,林徽因的故事轉以鋼琴為基調,以極簡的風格襯托林徽因身為知識份子的學養氣質,張艾嘉替林徽因念出獨白時,所採用的〈大提琴奏鳴曲〉,更彰顯了林徽因的學養與氣質,同時在林徽因的外表底下,他的內心卻因為弟弟的戰死,呈現波濤洶湧般不平穩的情緒,在自由拍的節奏下,王希文則試圖呈現命運輪迴的複雜情緒。
王希文在第三段的配樂抉擇,選擇以長笛作為主述,其實更讓人從配樂中體會命運的無奈與殘酷,這些保家衛國的空軍健兒每次飛上天空,都無法確定自己能否平安降落,大部分都在二十多歲時就在空中藉由飛機的爆炸火光,幻化為自由的靈魂,永遠翱翔於天際,那是空軍健兒身處在時代下的身不由己,卻同時流露出軍人對命運的堅定意志,不僅僅是畫面與旁白,也是潛藏在王希文溫柔配樂之中的情感音符。
王希文在配樂的創作上,無意讓自己的音樂成為電影的附庸,從豎笛到鋼琴,最後再到長笛,得以看出王希文試圖為每一段的故事不同的情感溫度,以及依照金士傑、賈靜雯、張艾嘉和蔡燦得的獨特聲線,為其量身訂做充滿情感能量的飽滿樂章,從而在不奪走影像光彩的前提下,自由的在五線譜上提升《冲天》的情感張力。
然而最神來一筆的就是片尾曲選用〈西子姑娘〉,1946年在中日抗戰勝利之後,空軍總司令為了提振士氣,向各方徵集歌曲,最後總司令周至柔選中了簡樸將軍作詞的〈空軍軍歌〉、楊泓作詞的〈永生的八一四〉、葉逸凡的〈壯志凌霄〉與傅清石將軍作詞的〈西子姑娘〉,四首歌都是由〈何日君再來〉的創作者劉雪庵所譜曲,〈西子姑娘〉有兩名較為知名的主唱,一名是陳燕婷,一名是周璇,若您記得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的話,那一定記得電影裡出現的一首〈花樣的年華〉,那首便是周璇所演唱。
〈西子姑娘〉原曲為黃梅調的風格,歌詞細膩的描寫女子柔情,具有時代意義,但是若選擇原曲放入電影中,和王希文整部電影的配樂調性不合,因此〈冲天〉的版本是經過改編過的版本,並找來史茵茵重新詮釋,不但更符合《冲天》的整體音樂調性,讓全片累積的溫柔感情,在電影最後達到昇華的作用與效果。
透過張釗維導演之手,讓一部容易淪為軍教片的《冲天》充滿了溫柔動人的影像溫度,加上深情的旁白與王希文為《冲天》創作的電影配樂,使得《冲天》像是一首溫柔的現代詩,又像是封寄給天空的動人情書,王希文在電影中創作的音樂能量,如同一陣溫柔的風,讓《冲天》乘著這股風緩緩地飛向充滿情感溫度的天空,也緩緩的航向觀眾的內心,並透過史茵茵的歌聲,讓電影的溫熱情感在心頭逐漸散開,不僅豐盈了張釗維導演的影像溫度,使得情感刻劃飽滿結實,也豐沛了歷史故事多層次的情感關懷。
〈西子姑娘〉
作詞:傅清石,作曲:劉雪庵
柳線搖風曉氣清 頻頻吹送機聲
春光綺妮不勝情 我如小燕 君便似飛鷹
輕渡關山千萬里 一朝際會風雲 至高無上是飛行
殷情寄盼 莫負好青春
鐵鳥威鳴震大荒 為君親換征裳
叮嚀無限寄心房 柔情千縷 搖曳白雲鄉
天馬行空聲勢壯 逍遙山色湖光
鵬程萬里任飛揚 人間天上 比翼羨鴛鴦
春水粼粼春意濃 浣沙溪映花紅,
相思不斷筧橋東 幾番期待凝碧望天空,
一瞥飛鴻雲陣動 歸程爭乘長風,
萬花叢裡接英雄 六橋三竺籠罩凱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