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圖書館戰爭2:最後任務》—發動戰爭捍衛的是自由


《圖書館戰爭2:最後任務》很著重動作場面的呈現,兩軍槍戰、攻堅,這部電影在呈現對峙的張力上表現的很不錯。此外,還帶有很大一部分的少女暗戀式愛情、兄弟所屬不同陣營的衝突,以及對於所謂「捍衛自由」的堅持。

本來沒看過前作還有點擔心會看不懂劇情,實際觀賞後的感覺其實還好,能感受到電影的故事脈絡,並享受其中。總覺得看電影這件事,知道的越少越有趣,但也越有可能因為瞎碰運氣而感到失望,我以前的妥協辦法是跑去看二輪,反正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看到喜歡的會開心,不喜歡的雖然會有負面情緒,但過了也就算了。

我不曉得第一集的表現方向,從第二集看來,電影很著重動作場面的呈現,兩軍槍戰、攻堅,這部電影在呈現對峙的張力上表現的很不錯,喜歡這類型電影的觀眾應該會覺得很刺激。此外還帶有很大一部分的少女暗戀式愛情、兄弟所屬不同陣營的衝突,以及對於所謂「捍衛自由」的堅持。



捍衛自由

電影要訴說的意義很明確,就是捍衛閱讀的自由;言論自由是發出訊息的自由,閱讀自由是接受訊息的自由,這點可以延伸成報紙、電視台等。

我沒看過上集,這集偏向動作場面戲份,不知道《圖書館戰爭》設定中被限制的圖書是哪些,「媒良會」是否過度箝制了人民接受訊息的選擇,是否是像台灣戒嚴時期那麼嚴重的言論、閱聽限制?還是圖書隊擔憂那是個箝制思想的起點,就像台灣已有有些媒體在壟斷觀眾接收訊息的管道一般。不同等級的限制,作品所要表達的主旨也不同。



圖書隊要捍衛的就是人民閱讀的自由,這點是明顯可以看出來的。這幾年來流行的小說幾乎都有這樣的核心價值,像是那些相當熱門的反烏托邦小說(與改編不完的電影作品)都是。就像我在寫作時想捍衛的東西一樣,我希望觀眾看完一部電影是可以自由表達「我看不懂也」、「這部電影大家都覺得好看,但是我覺得不好看也」這樣的想法的,也一直堅持這樣的發聲。我不希望大家只把電影分成好跟爛兩種,某部你認為是好作品的電影,我從我的角度去觀賞可能很糟糕。我強調的是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我試著把感受描述出來,讓你體驗到別人的想法,進而學習到「差異」、「同理」之類更重要人跟人和睦相處的方式。

電影背後的涵意

在觀賞電影時會很強烈的感受到這部作品好像也在反應日本軍事上的問題。
像是只能在圖書館的範圍內開槍這個設定,會讓我想到日本在二戰後,日本放棄與他國以軍事手段解決爭端的權力,也就是說日本的軍隊(自衛隊)只能在「國土內」行動。

作品是不是表示他們在這樣的困境下,依然堅持著不畏艱難,面對媒良會在圖書館內攻擊他們(諷刺美國在他們國內部屬軍隊?)。即使媒良會違規在大街上開槍,圖書隊也尋著正規的方式解決問題(日本作品常見的核心價值:堅持正義或理念)。又或者那本「圖書館法章規」(確切名稱忘了)是不是對照限制日本成立軍隊的憲法?



可是我看不出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是支持日本成立軍隊(把自衛隊改成國防軍);還是沒那麼強烈,只是反安保,希望美軍撤出日本?抑或是反對日本在軍事武力的強化,反戰的思想?

電影有花了很多篇幅呈現手塚慧開車在街上繞,那一段是要表示人民對於圖書隊與媒良會那場戰爭「無感」,只是這依然得知道作品想表達什麼才能貫通理解這段,這個等我看過上集或小說原著後再來分享個人的想法。

作者:闕小豪 【Mr.闕小豪】

本期焦點-【v.529】 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