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走鋼索的人》★★★


《走鋼索的人》安排讓喬瑟夫高登李維飾演的法國人佩帝站在自由女神像上對觀眾說故事,不只因為自由女神像的高度,還因為它的象徵意涵。在許多關於移民的美國電影中都可以看到自由女神像象徵著「美國夢」,早從卓別林(Charlie Chaplin)1917年的短片《移民》(The Immigrant),或是70年代的《教父II》(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又或是近兩年的《浮世傷痕》(The Immigrant,2013),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看到走鋼索的人總會讓我想起國中一個同學,個子矮矮戴副大眼鏡,不太起眼的模樣,沒犯什麼大錯,也不是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升學主義掛帥下很容易讓老師和學生都忽略他的存在。那時候的同學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有他的身影我偶爾還會想起,他經常在教室外四五層樓高的圍牆上走來走去,一派輕鬆的樣子,我是個懼高的膽小鬼,光換支燈管從桌上下來都小心翼翼,此情此景更看得心臟都快跳出來。

每回他從圍牆上躍下,都只跟我笑笑說:「沒什麼啊,又不高。」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注定有些人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走鋼索的人》(The Walk)講的就是這類人的故事,主人翁是位法國人,名叫菲利浦佩帝(Philippe Petit),他的姓氏Petit在法文裡有「小」的意思,但你可一點也無法小看他,他專愛往高處爬,在兩端架起鋼索,走在上頭悠然自得,或坐或蹲或躺。他是荷索(Werner Herzog)電影愛拍的人物,對於常人難以想像的事物有近乎偏執的狂熱和投入,甚至陷入瘋狂,他巨大夢想的終端是在當時剛落成的紐約世貿大樓南北雙塔間走鋼索,為此他橫越大西洋,招兵買馬,做足了準備工作。他將在1974年8月7日付諸實行。

這段真人實事在2008年拍成紀錄片《偷天鋼索人》(Man on Wire),後來得到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紀錄片由包括佩帝等參與計畫的人士娓娓道來,並以實境重演的形式呈現前一晚的準備情形,刺激的不只是在四百公尺高空走鋼索,光要突破重重戒備,把設備器材運上去,在神不知鬼不覺的狀況下架好鋼索就是天方夜譚,過程當然驚險刺激,有如一部「偷竊電影」(heist film)。美國老牌導演羅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這回拍的電影版本也帶著這種興味,整部片散發著無窮精力,就像菲利浦佩帝本人一樣,你看他在紀錄片中眉飛色舞,連說帶演的模樣就知道。

電影版中飾演佩帝的是美國演員喬瑟夫高登李維(Joseph Gordon-Levitt),為了看來和佩帝相像一些,他在外表動了些手腳,不過那一口法文可不是臨時惡補,事實上他是個哈法族,學了法文好幾年,2012年還曾在「好萊塢電影獎」(Hollywood Film Awards)頒獎典禮上用法文替法國女星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引言。儘管如此,這部關於法國人的美國電影大部分時間說的仍是英文,甚至,我覺得編導將這件真人實事引導成一個「美國夢」的故事。

走鋼索的人》安排讓喬瑟夫高登李維飾演的法國人佩帝站在自由女神像上對觀眾說故事,不只因為自由女神像的高度,還因為它的象徵意涵。在許多關於移民的美國電影中都可以看到自由女神像象徵著「美國夢」,早從卓別林(Charlie Chaplin)1917年的短片《移民》(The Immigrant),或是70年代的《教父II》(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又或是近兩年的《浮世傷痕》(The Immigrant,2013),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法國經常躲警察的佩帝最後長住紐約,世貿大樓的鋼索表演讓他大受歡迎,紐約客張開手臂迎接他,法院以幾場免費表演作為交換,撤銷了對他的告訴。在紀錄片「偷天鋼索人」中,佩帝本人說得更明白,他一出法庭,就有不認識的女孩對他投懷送抱。這就是美國,他因為勇氣、創意和決心而聲名大噪,然而紀錄片同時也隱隱揭示他在得到名聲之際也失去了愛情和友情。

在電影《走鋼索的人》裡,故事停在佩帝成就美國夢的美好時刻,最後甚至宛如是對世貿大樓的謳歌:佩帝對著鏡頭說他得到了世貿大樓的通行證,上頭的有效期限是「永遠」,接著鏡頭離開佩帝,從自由女神像移向那兩棟現已不存在的大樓上,影片中它們在陽光照耀下仍是閃閃發光,彷彿哀悼著十多年前那件在美國人心中留下傷痕的攻擊事件。

作者:猴子 【腸光男孩躁鬱症】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22】 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