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為愛出走》極權體制下的人心掙扎


影片呈現極權體制下的不自由生活,導演以巧妙精準的運鏡,沉默控訴共產政權的高壓與人民對生活的焦慮與無奈。另一方面,影片藉由明亮幽靜的鄉村景緻,與男女主角兩人間的生活互動,表達對德國社會主義的一種鄉愁,而非全然體現慣常的共產鐵幕壓迫形象。

為愛出走》是柏林影后妮娜荷絲與德國名導克里斯汀‧佩佐第五次合作,兩人已累積難得的默契。在德國享有「具現實主義色彩的性格導演」美譽的克里斯汀,典型柏林學派的他,擅長以冷中藏熱的敘事風格,琢磨出不臣服於時代的小人物情感。該片讓他獲得2012柏林影銀熊獎,並代表德國角逐201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在《耶萊》中,導演以東西德分裂時期為背景,講述一名女子(妮娜荷絲飾演)離開東德到西德發展,逃離她那變態丈夫與垂死的小鎮。

到了《為愛出走》,背景同樣設定在東西德分裂的1980年代,妮娜荷絲飾演外科女醫師芭芭拉,在一次出境申請失敗後,被遣送到東德與世隔絕的小鎮,於當地醫院任職,只能偶爾與愛人私會,等待著私奔到西德的機會。她在當地逐起一道心牆,與外界保持距離。但是醫院的男醫師安德烈對她一見傾心,試圖打破她的心房,兩人日久生情下擦出愛的火花。眼看著與舊愛相約的私奔之日即將逼近,芭芭拉為愛出走的決心開始搖擺……。

影片呈現極權體制下的不自由生活,導演以巧妙精準的運鏡,沉默控訴共產政權的高壓與人民對生活的焦慮與無奈。芭芭拉被分派到的住所極其簡陋,不時有秘密警察登門蒐察,連身體內部也不放過,必須忍受全裸臨檢的羞辱,人身完全受到嚴密監控,一旦離開警察視線便等著被質詢。如此景象在台灣可能只有戒嚴時期才會出現,對身處自由環境的我們來說,著實令人難以想像。

另一方面,導演也藉由明亮幽靜的鄉村景緻,與男女主角兩人間的生活互動,表達對德國社會主義的一種鄉愁(Ostalgie:Ost (德語East)與Nostalgie (德語Nostalgia)組成,意指對東德生活的緬懷情愫),而非全然體現慣常的共產鐵幕壓迫形象。芭芭拉逐漸轉變態度,從一開始對體制的反抗,經由自身希波克拉提斯宣言式(The Hippocratic Oath)的意識抬頭,在這裡有需要她的病人,讓她得以盡醫生的責任與義務,找到除了愛以外的生存意義。

為愛出走》被外媒評為「繼《竊聽風暴》後,描寫東德時代最絲絲入扣且留有餘韻的電影。」雖然不及《竊聽風暴》帶來直擊人心的震撼,《為愛出走》卻在緩慢的長鏡頭與女主角的精湛演技下,帶你進入女醫生芭芭拉的內心,經歷極權體制下的人心掙扎。

作者:Thom

本期焦點-【v.368】 20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