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鄉民的正義》V.S.《匿名遊戲》
《BBS鄉民的正義》十分快速地以著華麗畫面架構出BBS的主要概念,可惜到了現實世界後卻無法讓人進入該有的狀況,少了一些對於劇本多方思量,在輕重比例上沒有取得良好平衡點,所以就略顯單薄...

《內含部分劇情》
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霸權?如果放在虛擬世界中,大家透過一個代號《帳號》隱身在背後,任憑你發表言論、散布謠言或者是亂吼叫囂,一切都無關任何責任,更不用去承擔任何風險,除非有心者查出你的身分,對你做出任何舉動或法律行為時,大多時候你的自由言論都無形間就成為了霸權。

如同《匿名遊戲》中,金勤對著女主角張榕容說的一句簡單的話:『在網路上是不可以隨便透露自己的名字』,不僅會造成類似《BBS》中遭到人肉搜索外,也可能成為攻擊的對象,因為有了這種層出不窮的攻擊事件發生,所以就必須要有個〝版主〞作為一個管理的對象,但是否〝版主〞是可以承擔所謂對錯的腳色,這在兩部電影中都有著類似的探討問題,同一時間因為需要防備,《BBS》出現了一個木偶人的系統防備機制,希望藉此撥亂反正,在這邊導演林世勇《HERO》就展現他動畫團隊的長才,不管是動作上的呈現,整個畫面運鏡效果都十分流暢緊湊,而讓台灣動畫一吐多年來的怨氣,證明台灣動畫不再只是停留代工時期,假以時日便能夠在大螢幕上看到更棒傑出作品。
但反過來看,在執導真人故事方面就顯得十分貧乏,先從各個腳色來談,陳意涵飾演的湘,在電影前後甚至於中段,都十分稱職地扮演好這個夢幻般版主角色,面對病魔摧殘仍舊抱持著一絲信念去看待生命,如同〝DREAM〞版宗旨,雖然不起眼但卻能夠希望夢想成真,而由它發起的〝紫爆〞事件與版主聚的影片外流,兩者最後引發的連鎖效應,至少在這段中可以知道網路使用者起鬨心態下,所造成不可避免的事件,由於是真實故事聯想,所以演員和導演處理上至少是得心應手。

另外掌握多數意見,往往是認為正義的一方,但在電影中所訴求的正義,卻來自於鄉民們與版主間的衝突,但如果普遍來說,版主刪文、停權,砍帳號等等是讓鄉民與版主積怨已久的陳見,但在電影中想用一段流出影片作為引爆點連結性卻過於弱,一般不了解BBS或者台大PTT的觀眾,可能到最後看到蔡阿嘎帶領學生們用言語暴力攻擊表特版主們時,那種感覺就是一種幼稚心態,甚至有可能覺得有那麼值得大驚小怪嗎?或許這點導演就沒有辦法說服了觀眾,使得觀看族群就不會產生類似的同理心,到後來那些串場的街頭藝人、香腸攤老闆和法官們雖然最後阻止一場自殺案發生,但單從最後又同時跑去攻擊修杰楷行為來看,會和〝正義〞產生類似的連結嗎?

P.S.金勤在《匿名遊戲》和《BBS鄉民的正義》都是飾演版主角色,有種蠻特別的感覺。
作者:House
【電影天空下】
本期焦點-【v.0357】 2012/08/16
其他新鮮事兒

《搖滾時代》搖滾至上 (8/16)

《逆光飛翔》奮力抓住夢想的瞬間 (8/16)

《攔截記憶碼》活在當下 (8/16)

《神鬼認證4》賣主角多於故事 (8/16)

《舞力全開4 3D》華麗炫目,熱血沸騰 (8/16)

《第7度感應》理性背後的感性 (8/16)

搖滾情歌最夠力,阿湯哥賣老臀 (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