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如同循環,這個社會的真實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完美地替這一系列收了尾,諾蘭創造了一個比你我夢境都還要立體的高譚市,諾蘭鏡頭下的蝙蝠俠將會成為經典,因為觀眾相信布魯斯韋恩是真實存在的,"蝙蝠俠"將是最貼近真實人生的超級英雄。

提筆寫這部電影前,我遲疑了一個星期,進場看了IMAX兩次。沒有人可以否定克利斯多福諾蘭在電影上的天分和想法,《記憶拼圖》、《頂尖對決》、《全面啟動》…拍過的片子不多,但卻已經有好幾部都被認為是經典,隨時觀賞都讓人驚艷!看完2008年《黑暗騎士》就讓人期待這一集的到來,當時沒有人不沉醉於諾蘭攝影機底下的"小丑"希斯萊傑。聽說這一集由安海瑟薇來演貓女、執意讓最後一集反派為班恩而非高層指示的謎天大聖、絕對不會出現"貓女、羅賓"等傳統蝙蝠俠角色字眼…加上2010年《全面啟動》的夢境實在讓人太著迷,《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很難不讓人期待,每個人也都預期著,諾蘭可以在這部電影裡繼續帶給觀眾某些"啟示"或是繼續在電影院裡震懾到說不出話來…

我是喜歡這部電影的!當然每個人看電影都會有主觀的看法,只是我希望大家看電影前要先理解一件事:《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是導演諾蘭自從2005年上映《蝙蝠俠:開戰時刻》七年以來,"蝙蝠俠"系列的終點站。如果你要期待在單一部電影裡就看到"神作",那就別進電影院了,比較適合去租DVD再看一次《全面啟動》。反而縱觀《蝙蝠俠:開戰時刻》、《黑暗騎士》、《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三部同系列的電影,我訝異於諾蘭對蝙蝠俠這角色的刻畫之深、對整體社會的獨特看法、對所有角色設定的意義,以及對三部電影同時呈現出來的壓抑社會面相…當然,我並不是絕對認同諾蘭在電影呈現的觀點,但若是單純以電影而論,《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完美地替這一系列收了尾,諾蘭創造了一個比你我夢境都還要立體的高譚市,諾蘭鏡頭下的蝙蝠俠將會成為經典,因為觀眾相信布魯斯韋恩是真實存在的,"蝙蝠俠"將是最貼近真實人生的超級英雄。

其實在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開戰時刻》,相較於2008年的《黑暗騎士》是比較不被觀眾重視的,當時的聲勢甚至不及《超人再起》。克里斯多福諾蘭這個名字剛冒出頭不久,我始終認為當時的《蝙蝠俠:開戰時刻》只是一場實驗,如果拍不好,當作蝙蝠俠前傳就算了。當時的"超人"電影交給了執導了兩部《X戰警》電影的布萊恩辛格,因為布萊恩辛格成功地塑造出變種人的形象,讓這群變種人英雄隱喻了現實社會中存在於你我之間的同志朋友們,總是面臨著出櫃與否的煎熬和掙扎(無奈第三集被搞爛,我認為前兩集《X戰警》是經典無法被取代),加上過去電影中精彩的動作場面,《超人再起》是如此地令人期待!但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開戰時刻》則比較像是一場實驗,當時我自己也很好奇,到底善於處理複雜故事情節的諾蘭,會拍出一個怎麼樣的蝙蝠俠?

拿《蝙蝠俠:開戰時刻》來與後來的《黑暗騎士》,還有這集《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比較,真的隨便說都可以講出一堆缺點,但三集電影一但連貫看起來,可以發現諾蘭用了七年時間,在三部電影裡,講了好精采的一次故事,慢慢把他腦海中的蝙蝠俠形塑出來,用各種反派或亦正亦邪的角色襯托,不僅讓蝙蝠俠成為最立體、最真實的超級英雄,更直挺挺地道出這個社會最真實的模樣。

在許多研究和書籍中都會說,美漫"超級英雄"的出現,是因為當時經濟蕭條,人們期待一個救世主出現…超級英雄之所以紅,是因為大家會把自己的心情投射在英雄身上,所以蒙著面的超級英雄變相地也是每個人心底最期待的樣貌。如同前文所述,X戰警被現代人看成是社會各階層都會出現的同志族群,永遠面對出櫃與否的煎熬,蜘蛛人則是最平凡的超級英雄,因為聰明如彼得帕克,脫下面罩還是要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辛勞…美國隊長象徵的是愛國、浩克是每個人心中的另一個自己…那麼蝙蝠俠?沒有超能力,靠著繼承而來的龐大資產維護高譚市的和平,我一直以來都認為蝙蝠俠是一種階級崇拜,如同我們有時候會奢望有錢人對我們這種小平民略施小惠一樣,當被生活壓到喘不過氣的時候,會出現個陳光標來發紅包…

或許這麼講會被眾網友罵翻,但在似乎永遠都是黑夜的罪惡淵藪高譚市,蝙蝠俠總是在陰影中現身,用昂貴的超高科技打擊犯罪,然後又在黑夜中消失…平民百姓是不是應該對著無盡的黑夜高喊「資本主義萬歲!社會福利萬歲!」?在諾蘭開拍之前,蝙蝠俠在我心裡就是這個形象。而在諾蘭的電影裡,"開戰時刻"描述了蝙蝠俠因為恐懼,而成為恐懼本身的原因;"黑暗騎士"則讓小丑創造了一個雙面人,並且在高譚市裡大鬧,挑戰人心的極限,讓人開始分不出孰正孰邪…"黎明昇起"則呼應了"開戰時刻"和"黑暗騎士"的劇情,與忍者大師一樣,都要摧毀整座城市以喚起更好的文明,但手法卻如同小丑製造了雙面人,班恩引導出幾乎整座高譚市的黑暗面。如果高譚市就是現代社會的縮影,如同文化大革命一般的群眾起義不就正是現在財富差異愈大的我們的願望嗎?

因為白色騎士哈維丹特成為雙面人,蝙蝠俠背上了黑鍋,讓高譚市成為了零犯罪率的城市。社會看起來一片祥和,有錢的人樂善好施,窮苦的人努力工作…天啊這是哪裡來的烏托邦?嚴峻的法令使人們不敢犯罪,但是被社會制度戕害而沒有好日子過的人,你以為他們去哪了?他們遁入了地底變成班恩的傭兵,變成了瑟琳娜凱爾,靠著高超的手法在社會底層繼續生存;而有錢人真的都像是米蘭達泰特那樣佛心來的?有誰可以說自己不貪心?不過就是繼續在法令之內當西裝筆挺的流氓罷了。《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一開始,不就是廣大民眾認定的烏托邦?壞蛋不管如何通通抓去關(而且不准假釋),零犯罪率好和平,自己過的好就可以,其他的社會角落?有人在乎嗎?

物極必反。雖然這一集的反派是第一集"開戰時刻"就埋下伏筆的班恩,但我認為他不過就是加速社會反動的一隻領頭羊而已。小丑的出現,製造並且加速了社會的混亂,所以小丑的失敗,換得的是社會的平靜和平。但真正的平靜和平並非只是犯罪率數字上的統計和已逮捕罪犯人數的增加,社會和人類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在高譚市這一切只是壓抑,在你我都不知道的角落,很多不好的事情仍然在發生,只是法律管不著而已。

劇情裡,米蘭達泰特其實才是最大的隱藏魔王,而班恩只是表面上的打手,真正目的是如同第一集的忍者大師一樣,要進行必要之惡,將已經腐壞到極點的高譚市摧毀。但零犯罪率的高譚市何以被說成是腐壞到極點?班恩加速了高譚市真相的現形。象徵正義的警察全部被關進地底,人數不過數十人的傭兵集團,才幾句話就讓金字塔底層的人全部發狂起義革命!資本主義在班恩的人民公社下加速毀壞,小丑失敗後被壓抑許久的高譚市黑暗面一瞬間被翻到正面。電影雖然沒有詳細描述一般高譚市民在圍城後的生活,但是如果你身在高譚市你會怎麼做?身為受薪階級的我們,誰敢說自己不會乾笑兩聲,然後到便利商店去"拿"幾瓶飲料?反正社會是大家的,你的就是我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烏托邦,不是嗎?

這就是社會的現狀(少裝,你想不想公審電視上的那些政治人物?)。換句話說,平常的時候我們都沒有注意到,好像生來就應該這麼過生活,但小丑的瘋狂改變了現況的平靜,讓我們看到壞人好人沒有差別的事實(雖然當時的諾蘭還是呈現了人性本善),而班恩在完全摧毀高譚市之前,就讓蝙蝠俠親自看,自己守護了大半輩子的高譚市,其實是一個怎麼樣腐敗的都市。這就是現實,我相信你我生存的現代社會也是如此,我唯一持反對看法的是我堅信"人性本善"這件事,所以電影裡還是有人躲在家裡,幾個月內都沒有加入班恩的行列。

高譚市的真面目也是蝙蝠俠再出江湖以及消失引退的原因。八年前的蝙蝠俠因為背上了黑鍋,所以高譚市過了八年表面和平的生活。我相信布魯斯韋恩也抱著同樣的想法,這個社會已經不需要蝙蝠俠了。但是在這一集裡,蝙蝠俠還是再度出現於江湖上…在我看來,並不是因為班恩崛起所以需要蝙蝠俠,而是當布魯斯韋恩發現還是有瑟琳娜凱爾這樣遊走在法律管轄範圍之外的人,以及意外停止孤兒院孩子們的補助,在沒有幫助之下,孩子們還是走向了社會的角落…我相信這兩件事情點醒了布魯斯韋恩,沒有真正的和平,只有被隱藏起來的真相,所以布魯斯韋恩綁起了腳,騎上蝙蝠機車化身蝙蝠俠繼續阻止犯罪…

但看破真相的其實是管家阿福。在出過一次任務後,阿福苦口婆心勸布魯斯韋恩不要再當蝙蝠俠了。原因之一是阿福不希望布魯斯出意外,但更大的原因,我認為其中一句台詞是關鍵:「大家需要的是布魯斯韋恩,不是蝙蝠俠」。在這樣本質無法改變的人心和社會底下,需要的不會是如同陳光標時不時發紅包的蝙蝠俠,而是坐擁強大資產和權力的布魯斯韋恩,持續影響社會引起共鳴,進而轉向更好的世界…但已經來不及,沉寂八年的布魯斯韋恩已經讓班恩崛起,只是…蝙蝠俠是希望成為每個人的化身,而不是在黑夜中的階級崇拜。八年前擊敗小丑,讓大家對犯罪痛恨欲絕,萬萬沒想到,八年後的班恩讓每個人都變成罪犯,蝙蝠俠的出現能讓社會回歸正軌,但這個世界已經不再需要蝙蝠俠了,因為班恩的作為已經讓每個人發現犯罪的本質為何,每個人都曾經是恐懼本身,是不是更能對這個社會有所體悟?

我身旁許多朋友都對結局感到不滿,甚至覺得過於倉促。也許在技術上的確是如此,但我對這樣的結局卻感覺到非常寫實。如果高譚市是現代社會的比喻,那麼在眾人對恐懼都有所體悟之後,蝙蝠俠的確已經不再被需要了(因為每個人都已經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這個身分也不再需要被動地影響社會了(或者說,連一直投身公益的米蘭達泰特都可以是邪惡的魔鬼,布魯斯韋恩這個身分又如何取信於大眾?),咱們的主角為什麼不能如同管家阿福的期望一般過著自己的生活隱身於人群中?出身街角的貓女瑟琳娜凱爾,雖然偷遍世界,但需要洗白程式的她就如同蝙蝠俠說的,何嘗不是由衷希望重新開始,停止這一切作為?如今兩人可以完全洗白,在不知名的地方過平凡生活,這結局才是最棒的阿…

我最喜歡的是布雷克警探,也許是我比較遲鈍,一直到最後講了一句"羅賓"我才恍然大悟(而且喬瑟夫高登李維真的感覺天生就應該演羅賓,這部電影裡的角色比他以往的所有角色都還要讓我喜歡阿)!雖然網路上很多人都在討論是不是會再有續集,但我認為這就是結局了。因為高譚市就是現代社會的縮影,即使經歷了如小丑、班恩這樣的大劫難,但人類始終是健忘的。就像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樣,造成了多可怕的體悟,才不過幾十年,同樣的災難似乎又要再來一次一樣…這個世界不需要蝙蝠俠,但還是需要其他超級英雄。體制外的超級英雄。這就是現實,不斷循環、重複…很真實阿!

當然,電影裡還是有很多很棒的小細節值得討論。例如蝙蝠俠在薄冰上出現,呼應了《蝙蝠俠:開戰時刻》,象徵著全盛時期的蝙蝠俠已經回來!被當作記號的粉筆蝙蝠俠記號,呼應了蝙蝠燈被打碎,小市民需要蝙蝠俠的心情。忍者大師再現也讓我驚呼了一下,畢竟這終究是"系列"電影,需要頭尾呼應…但同時也有很多小問題需要被檢討,例如蝙蝠俠可以回到高譚市,為什麼高譚市民出不去?待在地下三個月的警察們,一走出來居然各個精神煥發,還可以大戰暴民…但這些文章裡就不討論了,因為在我的想法裡,電影本身帶來的重點,讓這些小瑕疵都不重要。

請容我再提醒一次大家,《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是一部系列電影的完結篇。如果前兩部電影沒有看,單看這部電影絕對會有很多疑問和反感,甚至可能會對電影中的很多瑕疵在意不已。但只要三部電影都看過,並且一起思考,就會發現在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故事裡,蝙蝠俠從現身的原因,一直到跟隨原則成長,被眾多角色逼著轉變,到消極、再起、消失…蝙蝠俠在我心裡,不再只是階級崇拜的象徵,而是一個真實的人,真實因為命運而起的人。這個社會並沒有因為蝙蝠俠而被拯救,蝙蝠俠只是試圖讓社會走在軌道上。你說這樣的社會好或不好?沒有人知道,因為社會的現實就是如此,也容不得你說好不好。蝙蝠俠不再是一位超級英雄,這一系列的好看也不在於蝙蝠俠帥氣的把美女從壞人手中救出來…諾蘭讓我們看到了他眼中的寫實的社會,他創造出了很極端但是存在於你我之間的角色…

看過電影後,你不覺得…在現實社會裡,你可以同時是忍者大師、是稻草人、是小丑、是雙面人、是貓女、是羅賓也是蝙蝠俠嗎?好看就在這裡啊…

電影劇情:★★★★★

演員演技:★★★★☆

角色刻劃:★★★★★

故事氛圍:★★★★★

畫面美感:★★★★☆

服裝化妝:★★★★★

音效配樂:★★★★★

剪輯流暢:★★★★★

節奏步調:★★★★★

影前評價:★★★★★

綜合推薦:5顆星 (影壇經典)

作者:柿子 【柿子狂想】

本期焦點-【v.355】 201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