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不管你愛不愛棒球,這都是部優質佳片
《魔球》不是如實的運動家隊史紀錄片,這是一部言之有物的改編電影,不但是最棒的棒球電影之一,而且說的不只是棒球:一個人在挫折後的掙扎和反思,他嘗試用全新的思考模式對抗傳統觀念,也因此沒有前人的足跡可循
IMDB:8.1/10(9845票)
爛番茄:95%(173/182)
推薦給:
一、想看不一樣的棒球電影的人
二、不管你熱不熱愛棒球,這都是部優質佳片
三、非死忠費城人或巨人隊球迷
《魔球》(Moneyball)改編自Michael Lewis的同名著作,以美國大聯盟奧克蘭運動家隊在2002年創下的驚人戰績為題材,探討球團經理Billy Beane如何運用反傳統的棒球思維,建構了一支和洋基隊獲得相同勝場數的低薪資球隊。
如果你是棒球迷,甚至是死忠運動家粉絲,對棒球場上的歷史如數家珍,想進電影院追憶運動家隊2002年20連勝,以小搏大的風光事蹟,《魔球》可能會讓你有 點失望,因為你會問:三巨投(Barry Zito、Mark Mulder和Tim Hudson)上哪了?不只明星球員(Eric Chavez、Jermaine Dye)被略過不提,就連該年大爆發,勇奪美聯MVP的Miguel Tejada都只稱得上串場龍套,不特別注意還沒發現他也是電影角色之一。
《魔球》呈現的並非球場上人人可見的掌聲榮耀,這也正是一般運動類型片最擅長著墨的主題。在這部電影裡,歷史紀錄或球員英姿都只是增添風味的調味料,它讓我們 看到的是一般球迷難以接觸的管理階層,除了經理Beane那另類思考的識人術,電影更聚焦於他肩負球隊戰績的壓力,力抗傳統思維和輿論的煎熬,同時也在自 己的過往記憶和野心之間掙扎、反思和轉變。
所以,《魔球》中的棒球場沒有灑滿燦爛陽光的熱血活力,也不偏重 鎂光燈下的英雄事蹟,這裡的棒球是一筆一筆交易,一門一門生意經;電影色彩也偏冷調,許多時候Beane是穿梭在球場後的陰暗長廊,冰冷水泥牆間,他踏上 偌大球場總是隻身一人,因為他絕不可能在比賽開打時受到萬眾矚目。這種陰暗孤獨的色彩也符合Beane的工作,當球隊戰績好,喝采永遠是給球員、給教練, 球團經理一般是不會被注意的,只是繼續潛身在球場牆後。
Beane 不是一開始就是這種幕後英雄,他年少時也風光過,被球探稱讚是天生好手,放棄了史丹佛大學的獎學金,投身大聯盟職棒,成績卻一直打不出來。最 後,Beane在27歲退下來,擔任運動家隊的球探,1997年,接任了球團經理工作。由於球團的預算限制和自己的過往經歷,Beane發展出一套與眾不 同的經營策略,他不去和大球團競標當紅的大牌球員或明日之星,而是著眼在球員被忽略的特長和資質,以最便宜的薪水換取最高的勝場效益。
Steven Zaillian和Aaron Sorkin這兩個奧斯卡金獎編劇絕對是《魔球》這部電影令人讚嘆的原因之一,他們神乎其技地把Beane的人生和情節發展、球隊變動緊密連結,去「菁」 存「蕪」保留了真實生活中和此連結相關的人物,所以前述的戰功彪炳的球員都被忽略帶過,登板上場的是投球姿勢怪異沒人要的Chad Bradford,洋基丟出來的老將David Justice,當捕手卻無法傳球的Scott Hatteberg…,這些球員都像是Beane自身的投射,像是要告訴這些球員:傳統的球探直覺說你們不行了,但數據分析告訴我你們是冠軍隊的重要成員!
除了保留篩選,編劇更創造出饒富生趣的角色──Peter Brand(Jonah Hill飾),此君和布萊德彼特飾演的Beane不只外表天差地遠,處事風格也大相逕庭。Peter Brand是Beane的得力助手,頂著耶魯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光環,卻出現在看似沒有關聯的棒球場上。這個社會新鮮人用統計數據看棒球,事事也都像要規劃 過後才能行動,難免顯得畏畏縮縮,和已經打滾多年,瀟灑自在的Beane成了饒富戲劇趣味的哼哈二將。有趣的是,這個杜撰人物之所以產生,是因為現實中當 時Beane的左右手Paul DePodesta不滿意劇本對自己的設定,所以不願意讓名字出現在片中,編劇只好塑造出一個類似的角色取代他,卻也讓原本的缺憾,成了圓滿戲劇風采的神來一筆。
《魔球》不是如實的運動家隊史紀錄片,所以對棒球一知半解,甚至沒興趣的人也不用怕會 覺得無趣或看不懂,因為這是一部言之有物的改編電影,不但是最棒的棒球電影之一,而且說的不只是棒球:一個人在挫折後的掙扎和反思,他嘗試用全新的思考模 式對抗傳統觀念,也因此沒有前人的足跡可循,就像電影中瀰漫的不確定氣氛,球場上沒有人會知道下一球會產生什麼變化。同時,Beane也想用這套新的觀念 彌補自己的悔恨,因為球探遊說讓他年輕時下了錯誤的決定,他現在要用數據理論擊敗所有的傳統棒球觀,加以革新,卻也讓自己陷入了以成敗論英雄的死胡同中。
在助手的隱喻和點醒下,Beane發現了自己的執拗,如果只是在乎結果,那和看全壘打支數決定身價有何不同?不斷累積壞球,追求上壘率,這種常人不易發現的 細微《過程》才是Beane的思考系統最獨特之處。這也和棒球迷人之處不謀而合,比賽除了勝負之外,最讓球迷屏息以待的就是瞬息萬變的過程,所以儘管 Lamigo Monkeys在總冠軍賽第二場輸球,但九局下半兩出局後,林泓育那支追平比數的全壘打還是會永存球迷心中。
儘管我不喜歡2008年的歌曲〈The Show〉出現在這部2002年題材的電影裡,曲風過份甜膩也破壞了片中一貫保持的調性,但我想歌詞內容應該為片中Billy Beane的心境轉變下了最好的註解:《I got to let it go, and just enjoy the show.》(我得釋懷,盡情享受人生這場秀),不管場內場外,這句話這都是最灑脫自得的人生哲學。
作者:猴子
【腸光男孩躁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