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夢想、童年夢靨--《神鬼玩家》
他是全世界最快的男人,也是好萊塢的花花公子,還是全美第一個億萬富翁,最後還一手打造了沙漠裡的拉斯維加斯,但當這位Aviator / 神鬼玩家千帆過盡驀然回首,才發現此生一切所作所為,也許全是為了童年的幾個夢想。
通常好萊塢電影在全球市場的票房比例,美國國內票房比上海外票房通常是一比二左右,也就是說美國國內票房大概佔全球票房的1/3左右,但是看看神鬼玩家的最新全球票房,國內票房卻佔了56%之多,所有海外的票房還比不上國內的成績,充分地展現霍華休斯這位富豪極受到美國人愛戴的一面。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霍華休斯可以說是所有平凡人的夢想,不到二十歲就已經繼承龐大的遺產,讓他可以盡情地去投入他最喜愛的事物之一:拍攝電影,雖然他可以恣意妄為地去滿足自己的夢想,但是劇情裡也說明了,霍華在青少年時期並沒能在完整的家庭裡好好地發展自身的人格基礎,缺乏關愛的同時也造成他多疑以及亟需他人肯定的性格,甚至導致日後強迫症的發生。但是在電影的開頭,這種陰暗面的描寫可以說是輕描淡寫的,劇情的重點全在霍華休斯是如何使用銀彈攻勢,以拍成驚人的Hell's
Angels / 地獄天使。在這段開場半小時左右的橋段裡,馬丁史柯西斯再度發揮了他拿手的調度功力,細緻的場景與快速的剪接,絕對讓觀眾想起導演長久以來的絕活:令人眼花撩亂,備感熱鬧十足。看著霍華休斯充滿活力地拿著攝影機在飛機機頭拍攝,在此同時,我也不禁承認,放眼好萊塢,還有誰比起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更適合演出這出身富家的驕縱少年呢?
凱薩琳赫本的出場是本片是否成功的一個關鍵,作為劇情裡最重要的女主角與影史上最重要的女演員之一,對飾演赫本的凱特布蘭琪來說,都是一項極大的挑戰。而當凱特布蘭琪穿著中性服飾,頂著怪異口音,講話連珠炮似的出場時,我相信國內很多觀眾是很困惑這個怪女人是打哪來的?我看過赫本兩部電影,The
African Queen / 非洲皇后與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 誰來晚餐,對於她那種有些盛氣凌人的正義感以及快不迭耳的講話速度,我覺得凱特布蘭琪是有抓到神韻的,雖然凱特的顴骨比赫本更為突出,凱特的臉也大了一點,不過兩人在臉型上都屬於三角臉,在身高身材上也尚稱合格(兩人都是身高五呎七吋多),只是在口音上,我覺得凱特布蘭琪稍稍過火了一些,聽起來反而有些畫虎類犬,這是美中不足之處。另外一個重要之處,赫本令人著迷的地方,在於她上一秒可以把你罵得狗血淋頭,下一秒馬上心疼地把你擁住好好地安慰你,她有這種嚴厲與溫柔兼具的魅力,這在當時與現在都很難找到這樣的表演人才。而在神鬼玩家當中,赫本幫霍華洗腳一幕,可以看出導演試圖在此處去描繪凱薩琳赫本的這種魅力。在這裡凱特不但收斂了那怪怪的發音,也盡力軟化臉部的線條,當她描述哥哥之死與狗仔隊的入侵時,的確是讓人感受到她堅強外表下的脆弱,只是這部分已經是凱特布蘭琪式的表演法,而不是凱薩琳赫本式的了。
隨著劇情的推演,導演慢慢地加強有關主角心理病徵的描寫,包括赫本家中一場唇槍舌戰的午餐(這種午餐無論是誰都會發病吧)、以及建造Constellation
/ 星座號的過程,最後則以凱薩琳的離開作為高潮。霍華休斯脫下了所有的衣服,把這些衣服與她留下的衣服一起燒掉,這個地方不僅是表現他潔癖的一面,也表現出,一個對愛渴望的孩子再度失去了愛,這份落空的渴望轉化成一股怨恨,一股更驅使他遠離人群的怨恨,這也使他形而上的潔癖--在人際關係上與他人保持距離--更加嚴重,小時母親教給他的單字"隔離"Quarantine竟成為他一生的夢靨。這個焚衣的橋段,以熊熊烈火交雜李奧納多的淚眼,以及不協和音的配樂,讓人看得坐立不安又心疼不已。
墜機的一幕拍得震天憾地,而李奧納多演繹這場影響霍華休斯後輩子健康的墜機戲,也演得令人不忍卒睹,斷骨吐血火燒,根本可以拍成受難記續集了。
而崩潰,這必然的現實終於來到,導演極力將詭異不安的氣氛推到最高,這段十五分鐘的戲包含了李奧納多瘋狂的重複台詞,以及赫本的拜訪與璜川普的冷潮熱諷,可以說是劇情裡最大的轉折,但老實說,導演刻意營造的不安太過混亂,過去作品裡一貫的問題又跑出來了--節奏太過混亂太過搧情了。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就像在看他如何駕馭一頭狂奔的蠻牛,最精采之處就在這人牛搏鬥間的眼花撩亂,但最令人困惑甚至惡評之處也在於,他有時會忘了觀眾的忍受極限到哪裡,而就這樣一路狂舞下去,嚴重的時候甚至偏離了劇情的主旨,整部戲帶給觀眾的印象只剩下混亂本身,輕微的時候會導致整部電影的節奏不均,有些地方很緊湊,有些地方卻很遲滯,感覺起來好像在看兩部不同的電影一般。在神鬼玩家裡,這樣的問題依舊存在,閉關這段戲有許多地方仍然讓我有點不知所云之感,甚至覺得有點刻意去製造效果的感覺,但整體來說,馬丁此次比起上作Gangs of New York / 紐約黑幫已經收斂很多,整體劇情節奏可能是他自Goodfellas / 四海好傢伙以來最好的一次,當然這種狂亂的敘事手法也算是他的招牌之一了,深好此道者反而會樂在其中,不過一般大眾可能就呵欠連連了…..
在公聽會上的勝利與Spruce Goose / 大木鵝的試飛成功這兩段是全劇最令人興奮的橋段,因為這兩段戲完全是以英雄式的角度去描寫霍華的舉動:遭受到困境打擊的主角(鎂光燈、咄咄逼人的參議員、試飛失敗的流言),眼看就要一敗塗地之時,最後逆轉成功,贏得最後的勝利。這兩個橋段一掃劇情前兩個半小時的晦氣,又回到片首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這裡絕對可以激起觀眾的熱情,達成全片的最後高潮。
在最後的結局,馬丁史柯西斯幸好還記得把劇情兜回最初的原點,霍華休斯倒臥在廁所裡,在鏡子裡看到了過去的幻影,原來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兒時就已種下的夢想,霍華休斯一生傾家蕩產,都是為了這些一般人長大後都會忘卻的童言童語,這時四十歲的他,卻看起來跟片頭的他並無兩樣,但略顯蒼老的他其實仍然是個失去童年的成年人,在他的內心仍然是有許多不成熟不完美的地方。全美第一個億萬富翁的他其實只是一個在世界中心渴求著愛的少年,童年對他來說是努力要維護的夢想與揮之不去的夢靨,為了達成夢想,他可以橫眉冷對千夫指,在病發時用力摀住自己的嘴巴,這一切都只是為了那回不去的童年回憶。片末霍華不停念著"the wave of the future"….什麼是未來的趨勢??不是製造什麼更大更快的飛機造福人群,這是一段很私密的誓言,這是童年的他對未來的他立下的誓言,終身奉獻的志願與詛咒。
神鬼玩家在奧斯卡裡雖然有四項得獎,但很可惜地都是技術獎項,關鍵的男主角、導演、與最佳電影都無緣得到(這也讓我更加急切地想看看Million Dollar Baby / 登峰造擊),我不禁覺得深深的可惜,神鬼玩家絕不是馬丁最佳的代表作,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隨筆習作,要與今年奧斯卡入圍最佳電影比較一番,應該不會落到最佳導演與最佳電影雙雙落榜的命運,對我來說實在是很可惜的。
不過說到技術獎項,在劇中的美術設計極其華麗,最讓我驚訝的是,劇中某些橋段竟然大膽地把綠色與藍色完全給拿掉了,不管是霍華休斯的藍色瞳孔,或是青綠的高爾夫草地,通通換上一種在舊明星照片裡才看得到的靛青色,不但美輪美奐,又成功地從畫面中表現出懷舊的華麗感,得到奧斯卡的美術獎項實在是當之無愧。
本片也是我近期幾年來看過最大堆頭的電影,當然不是帕西諾等大牌,但是幾乎每個角色都請到叫得出名字的硬底子演員,現在放眼好萊塢除了勞勃阿特曼之外,也只有馬丁史柯西斯作得到了。不管是John C. Reilly飾演的霍華休斯副手、Ian Holm飾演的追雲朵教授、Six feet under / 六呎風雲的Frances Conroy飾演的赫本媽媽、星艦系列的Brent Spiner、硬底子演員Alan Alda飾演讓人厭惡的參議員、甚至連Willian Dafoe都出來演個狗仔隊,對於影迷們來說,光看到熟悉的演員們,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馬丁史柯西斯下一部電影是改拍自港片的無間道,他似乎不是一個愛炒別人冷飯的導演,想必他對無間道的故事有一些嶄新的點子或構想,期待他明年能夠再度帶給我們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