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25坎城影展特別報導(二):得獎名單分析(上)——眾望所歸


今年的影展發生不少意外插曲,因為強風導致棕櫚樹攔腰折斷、阿爾卑斯省地區大規模斷電。幸好法國人展現難得的高效率,晚間的閉幕式得以順利舉行,也揭曉了得獎名單。

為期十二天的2025坎城影展在5月24日劃下句點。今年的影展發生不少意外插曲,因為強風導致棕櫚樹攔腰折斷,倒下壓傷入選導演雙週的日本片《Brand New Landscape》的劇組人員,幸好送醫後無生命危險,情況穩定。影展的閉幕日更發生了大停電。依照慣例,這天會重新播映所有的競賽片,正當筆者上午在安妮華達廳二刷《Sound of Falling》時,十點左右緊急照明燈忽然亮起,影片中斷播映。原以為是技術問題,後來才得知整個南法濱海的阿爾卑斯省地區大規模斷電,起因是變電站及電塔遭到人為破壞。幸虧影展備有強大的發電系統,在短暫的暫停後陸續恢復播映,並表示晚上的頒獎典禮不會受到影響,成為全城唯一有電力的地方。街上商家營業無奈停擺,人們湧進麵包店爭買食糧,附近城鎮的另一個影展主要戲院Cineum也停止放映,導致筆者無緣得見伊森柯恩執導、瑪格麗特庫里主演的新片《Honey Don’t》,該片前一天深夜才在盧米埃廳首映,許多媒體打算觀賞隔天在Cineum的場次,卻因停電最後取消放映,曝光度銳減,或成最大受害者。幸好法國人展現難得的高效率,在下午三點恢復供電,晚間的閉幕式得以順利舉行,也揭曉了得獎名單。

賈法潘納希以《It Was Just an Accident》榮獲金棕櫚獎

當評審團主席茱麗葉畢諾許念出金棕櫚得主:《It Was Just an Accident》,導演賈法潘納希在座位上激動不已,久久無法起身。潘納希以首部作品《白氣球》拿下坎城金攝影機獎,後再以《生命的圓圈》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然而他作品中的議題經常觸碰到當局的敏感神經,一再被禁演,2010年遭到政府監禁並且不準拍片。被軟禁的他以祕密的方式持續創作,期間拍攝的《這不是一部電影》、《三張面孔》、《這裡沒有熊》等片皆被偷偷送去三大影展參展,《計程人生》更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但他卻都無法出席。終於解禁的他帶著《It Was Just an Accident》現身紅地毯及首映,觀眾報以如雷掌聲。《It Was Just an Accident》從一名開車載著妻小的男子意外撞死一隻狗開始,瘸了一條腿的他前往修車廠,沒想到卻引發一連串的私刑正義行動,也揭開塵封已久的創傷記憶。影片以沉穩而懸疑的手法,層層揭開過往壓迫者的暴行,看似沉痛憤恨的復仇,卻又不時被現實的荒謬給幽了一默,更處處充滿著小人物的善良與溫柔,結尾鏗鏘有力,最後一顆鏡頭令人不寒而慄。潘納希帶著因為製作這部電影而承受莫大壓力的劇組一同上台,從茱麗葉畢諾許和凱特布蘭琪手中接過金棕櫚獎,致詞時表達出對自由的呼喊與渴望,期盼不再有人告訴人民該穿什麼、該說什麼、該做什麼。十五年來的堅持與奮鬥,透過電影在此時此刻,綻放出光芒與力量。

史戴倫史柯斯嘉和艾兒芬妮在評審團大獎得主《情感價值》中有精彩演出

在影展最後幾天,眾所矚目的尚有尤沃金提爾的《情感價值》(Sentimental Value),影片不負眾望,除了受到高度好評,更拿下評審團大獎。前作《世界上最爛的人》將女主角蕾娜特萊茵斯薇推上坎城影后寶座,這回再續前緣,她飾演一名劇場演員,史戴倫史柯斯嘉飾演的父親是知名電影導演,長期忙於工作而拋家棄子,當母親過世之後,久未拍片的他帶著新劇本來找她,希望請她擔任女主角,但無法原諒父親的她拒絕了,過不久,她卻聽聞這個角色將由艾兒芬妮飾演的當紅女星演出。影片別具巧思地從一棟房屋的記憶開始,一點一滴地引領觀眾探索家庭成員內心的矛盾、衝突、憂鬱、悲傷等情緒,承襲了柏格曼的影子,添入了關於電影的笑點,導演再度與長期合作夥伴艾斯基佛格共同編劇,帶來靈活而多層次的敘事,精湛的演出、迷人的攝影、品味出眾的配樂,傑出而完整。這不只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更用電影來療癒家庭關係,細膩動人,實至名歸。

評審團獎之一《Sound of Falling

評審團獎有兩部片並列:《Sound of Falling》和《穿越地獄之門》(Sirat)。前者是本屆打頭陣的競賽片,德國導演瑪莎席林斯基(Mascha Schilinski)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她的前作《Dark Blue Girl》曾入選柏林影展的平行單元「德國觀點」(Perspektive Deutsches Kino),這個較為陌生的名字,竟能一舉打入向來重視嫡系身分的坎城競賽,引發眾人好奇,在首映過後,便完全能夠理解藝術總監福懋的選擇。影片橫跨四個世代的女性,她們住在同一個莊園,有著相似及相異的命運,隔著時間之河遙相呼應。跳耀的敘事、繁多的人物、隱晦的符號,對於觀眾閱讀絕非易事,但導演以詩意的影像、細緻的聲音設計,刻畫出不同時代女性的處境,鬼魅的氣息瀰漫,寫實中帶有魔幻,即使還在試圖摸索角色關係,那獨特的美學和氛圍已讓人深深著迷。果然,影片甫放映完畢就獲得許多媒體和影評的盛讚,甚至聲稱本屆的金棕櫚已經出現,最終獲得了評審團獎。

拿下另一座評審團獎的《穿越地獄之門

穿越地獄之門》也同樣風格獨具,在深夜震撼了偌大的盧米埃影廳。這是當天最後一部競賽片,許多人原本拖著疲憊的身軀,卻因為這部怪誕奇異、難以歸類的作品而變得振奮且聚精會神。故事從男子帶著兒子來到北非的銳舞派對開始,他在尋找失蹤多時的女兒,卻踏上一場意想不到的旅程。開場十多分鐘沉浸式的電音轟炸,就能感受到導演毫不妥協的態度。接下來在沙漠中一路跟隨角色們的遭遇情緒起伏,不僅帶來強烈的感官衝擊,也蘊含存在主義的哲學沉思,堪稱是本屆最大膽的電影之一。導演奧利佛勒賽曾以《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獲2016坎城影展影評人週首獎,2019年《烈火將襲》更拿下坎城一種注目單元評審團大獎,這回再下一城,首度入選主競賽便抱回評審團獎。

作者:Emma Chen

本期焦點-【v.1022】 202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