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芙與英格瑪:如夢令
英格瑪.柏格曼是影迷不可不知的名字,《柏格曼的繆思情緣》這部紀錄片,不但可以讓老影迷溫故知新,更是引領年輕影迷登堂入室的導航員了。
再過兩星期(七月十四日),就是大導演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九十五歲冥誕了,影迷能在台灣看見一部有關他的紀錄片《柏格曼的繆思情緣》(Liv & Ingmar),毋寧是椿福音,至少可以在影迷心中撩撥三件思緒:
02.柏格曼的電影中,有多少自傳投射?
03.柏格曼居住的Faro島竟是如此風光明媚,誰不想一遊?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其實是一部影癡獻給影癡的作品,本身就充滿了傳奇性。首先,導演迪拉吉.阿柯卡爾(Dheeraj Akolkar)是印度人,卻能說服七十五歲的傳奇女星麗芙.烏嫚(Liv Ullmann),接受他的訪問,細說她與柏格曼的四十二年情緣,並且公開兩人的情書手札,留下影音紀錄。
Akolkar大學時唸的是建築,投入印度電影創作後拍過《榮耀之役》和《寶萊塢生死戀》等片,算是印度新生代導演中的頂尖人物,他和多數的電影學子一樣,都曾進過柏格曼私塾學堂,向大師取經,才能信手拈來,從大師的作品中逐一擷取菁華,透過拼貼對比的手法,詳細說明了一代導演與一代藝人的情緣關係。
麗芙和柏格曼有三層關係:他們曾是合作過十部電影的導演與演員;他們曾經結婚生女,也曾爭吵離婚;他們是一輩子的朋友。柏格曼生命最後一天,麗芙還心有靈犀,專程包了飛機趕抵Faro島,見到了大師最後一面。《柏格曼的繆思情緣》片中指的繆思,就是麗芙,電影內容就是透過麗芙的憶述,柏格曼的手札,以及故居擺設,試圖重現四十二年情緣的點點滴滴。
但是,《柏格曼的繆思情緣》其實只提供了麗芙的單向觀點,亦即我們只聽見了女主角說法,男主角部份留下很多空白與想像,我相信導演Akolkar難免心中有憾,然而即使只有麗芙觀點,本片價值已極可觀,更何況Akolkar更透過他的用功與慧心,讓柏格曼的影片片段中,找到了強有力的對話佐証力量,再加上他網羅了攝影師Hallvard Bræin與作曲家Stefan Nilsson(代表作就是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作品《比利小英雄》(Pelle erobreren)的音樂),從取景到配樂,本片就已如藝術精品,更何況大師與女伶共同燃燒的電影靈魂了。
柏格曼是在1965年拍攝《假面》時愛上了才廿五歲的麗芙,《柏格曼的繆思情緣》也就從《假面》的片段展開。《假面》中以極多的特寫鏡頭,篇突顯了兩位女主角麗芙與Bibi Andersson的五官神韻,但是我最難忘的卻是片中的小男生Jörgen Lindström,總是伸長了手,想要去觸摸一個放大,卻模糊的女性臉龐(遠看極似麗芙),動作曖昧,意像卻是鮮明有力,透過導演Akolkar的剪輯對比和反覆使用,似乎就在暗示柏格曼一方面意亂情迷,一方面卻懂得用影像書寫他的愛慕。電影是創作,愛情何嘗不是?才華洋溢的大導演用電影來求愛,年輕的麗芙如何抗拒?
但是世間的愛情故事又有多少能禁得起時間的淬煉呢?麗芙與柏格曼一如凡間情侶,熱戀時,不但千山萬水擋不住,即使各有家室亦不成阻礙,但是回歸平淡時,磨擦日生,嫌隙日濃,最後也難逃分手命運,甚至還成為八卦媒體的放大審梘目標,《柏格曼的繆思情緣》採用的愛慕、孤獨、憤怒標題分段法,就是把他們的四十二年情史,作出「幾許恩愛苗,多少癡情種」的切割論述,然而,參不透鏡花水月的何只是紅塵男女,即使崇高如電影天神的柏格曼亦還只是邱比特的玩物罷了。
可惜的是,柏格曼當年究竟如何被麗芙給迷了心,亂了套?又如何從傲慢的受傷情人,幻化成寬宏大量的朋友?大師生前未曾細述他的心情迴路,所有的濃情都藏在他的情書手札中,任憑後人拼湊解讀了。不過,正因為導演Akolkar下足了研究功夫,柏格曼作品的精華都能用來做情緣註腳,而且透過這番新詮,柏格曼的經典,也儼然換上了新衫,再度向影迷招手:你有多久不曾重溫柏格曼了?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讓我想起了李商隱的:何當何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柏格曼冥誕前夕,看著攝影師Hallvard Bræin捕捉的法羅島山水詩情,聆聽著作曲家Stefan Nilsson溫婉多情的音樂詩篇,心頭有著舒暢快意的長歎!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