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翁清溪:人生因緣
在電視新聞中看見張曼玉出任金馬五十的金馬大使,提到了她曾以《甜蜜蜜》金馬封后的往事,我悄悄在心中歎了口氣,冥冥中感覺到翁老師似乎在召喚我,於是我決心發出有關翁清溪過世的新聞。

緣起

公元2005年,我正著手規模於光點台北舉辦《聲影紀事-台灣及華語電影的音樂情旅》,那是包含二十部有動人音樂表現的華語電影影展,活動的副標就是「從周藍萍到翁清溪」,請到了李行導演和翁清溪老師在《大師講座》單元中,回顧了周藍萍那個年代的配樂往事。
那一年,我去了翁老師家,看到他的書架上一本一本的標記著電影片名的書冊,翁老師告訴我,那些書冊多數是空的,他打算把自己創作過的手稿和樂稿,分類整理,放進書冊中,既是整理,亦是典藏,然後,他給了我好幾張照片,怎麼也沒有想到,那些照片沒有用在影展活動中,卻用在2013年的追思報導上了。
2013年暮春,我到台大校園參與一部紀錄片的拍攝,意外從導演嘴中得知翁清溪老師過世的消息,「怎麼可能?為什麼沒有人報導?」震驚與疑問,讓我開始了探尋之旅。
起初,我是到處碰壁的,每一回的採訪,都得不到確切訊息。這一回,感謝楊久瑩記者的協助,問到了關鍵人物,補齊了資訊不足,採訪不到家屬的遺憾,然後,就在張曼玉與《甜蜜蜜》的連結下,開始寫下採訪見聞。
其餘的,請大家參考我的報導了。
行動

其次,我亦不能不提《小城故事》,不只是因為它的動聽小調,更是因為它已成為台灣記憶的一塊,走過三義小鎮,你一定會跟著哼起:「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
我要報導的是一位音樂家的消息,我希望文章的第一段就能讓人聽見音樂,想見歌曲,就從「月亮代表我的心」與「小城故事」,帶出了創作這兩首名曲的作曲家翁清溪,已於去年八月過世。家屬八個月來,卻都未公開此一訊息,低調作風更勝鳳飛飛。(以下就是見報的文章了)
今年三月,一位紀錄片工作者想要使用翁清溪的作品,洽詢之下,才知翁清溪已於去年八月去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會唱翁清溪的歌,他的歌是我們這個世代的文化記憶,這麼重要的音樂家過世,為什麼沒有人知道?」
三年前受翁清溪委託,打贏他和麗歌唱片的著作權官司,取回一百多首歌曲著作權的律師徐則鈺證實,去年八月,翁太太陳麗花女士就以電話告知翁清溪的死訊。

但是MUST和律師都不明白,翁家何以如此低調,不願透露翁清溪的訊息。
從《碧雲天》開始,正式讓翁清溪在銀幕上掛名作曲的李行導演,前年還請翁清溪與填詞老搭檔一起替舞台劇《夏雪》創作音樂,後來翁清溪因身體微恙,改請史擷詠現場督軍。去年六月李行聽說翁心臟不舒服,專程到位於台北市長春路的翁家探視,卻被陳麗花擋在大樓門廳,不讓他上樓,當時的說法是:「翁清溪人不舒服,整張臉病懨懨的,不方便見人。」李行雖覺不悅,亦只能尊重家屬。
後來,李行想要再和翁清溪聯絡,家裡電話卻沒人接了,家人並未將翁清溪過世的消息通知李行,讓李行深覺遺憾。

記者透過MUST以手機和電子郵件與陳麗花聯絡,表示想採訪翁清溪過世訊息,卻都未獲回音,「很奇怪,以前我們都是以手機和電子郵件與她聯絡。從來不曾如此。」鄭小姐也深感無奈。
翁清溪生前創作力旺盛,使用極多藝名創作過一千多首歌曲,每年可以取得的音樂版權相當豐碩,外傳可能是陳麗花與翁清溪的子女對著作權的分配有意見,亦有人指出是有些歌曲的權利官司尚未完成,所以家屬一直很低調,「那是會員隱私,我不便回答。」鄭小姐說。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0397】 2013/05/30
其他新鮮事兒

《屍變》自虐的快感 (5/30)

《大亨小傳》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再見到妳? (5/30)

《康提基號:偉大航程》傳奇而孤寂的旅程 (5/30)

好萊塢當紅胖胖喜劇演員 (5/30)

《晚孃下部:罪色》重回大宅門 (5/30)

《玩命關頭6》舊愛才是最美 (5/30)

《絕命連線》當風暴女變成米粉妹 (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