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新聞 ﹥News Content

《不能沒有你》帶給每個人面對困難的力量


《不能沒有你》的劇情中,要跟女兒在一起的父親遇到種種困難,經過鋌而走險的訴求方式,被迫跟女兒分離,但秉持著不畏艱難絕不放棄的精神,最後終於跟女兒在一起。

不能沒有你》的劇情中,要跟女兒在一起的父親遇到種種困難,經過鋌而走險的訴求方式,被迫跟女兒分離,但秉持著不畏艱難絕不放棄的精神,最後終於跟女兒在一起。導演戴立忍一再強調希望藉由電影,讓觀眾感染如片中父親一般,面對困難的力量。《不能沒有你》也漸漸散發這股力量,讓看過的觀眾在感動之後,升起心中要為社會「做點事」的熱血。在國際影展上頻頻得獎的同時,這股力量也隨之發酵到世界每個角落,今天更確定將代表台灣報名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莫拉克颱風帶來對台灣的重創,《不能沒有你》期待影片中堅強的力量可以帶給大家精神上的支持之外,電影團隊也在第一時間給社會最實際的支持,拿出新台幣一百萬的捐款。導演戴立忍強調:「捐不捐款不是重點,其實我第一時間想要做的是馬上到災區流汗賑災。」就如同《不能沒有你》希望傳達的:「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該拿出的是同理心,去瞭解他們的處境,而不只是同情心。」男主角陳文彬早在災情發生的第二天南下,實際瞭解當地所需的援助。

許多看完《不能沒有你》的媒體朋友都表示,影片中所改編當年父親抱著女兒作勢要跳天橋的事件,不斷被SNG連線轉播,但第二天再也沒有人追問事件背後的原委,看完電影之後都造成內心強大的震盪跟省思。今天新聞報導不斷關心台灣災情的同時,導演更是一再提醒:「災難的當下大家伸出援手後,更重要的是等到災情平息,災後重建的時刻。台灣每位為人民服務的公務人員,都應該來看《不能沒有你》,因為到時候會有許多受災的民眾,需要的就是影片中講述被社會大眾瞭解的同理心,。」

同樣寫實的事件每天都在世界發生,《不能沒有你》呈現了人民與媒體、制度、親情間的對話,代表著台灣現況的同時,也反映了世界上每個角落的人民心聲。也因此,《不能沒有你》確定代表台灣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評選,預計依照往年報名情況,將與來自全世界近60部非英語發音的作品角逐入圍五部影片的機會。

(本新聞由原子映像提供)

相關新聞


本日焦點-20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