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Star Trek 開播50周年!科幻經典7大回顧(上)


2016年是 Star Trek電視影集50周年紀念,準備盛大迎接過去Star Trek系列作品回顧!包含寇克艦長帶領整艘企業號船員,進行星際探索「五年任務」與在《星際大戰》後升格影集的1979年電影,與新 Star Trek影集光頭畢凱艦長和全新企業號-D的冒險旅程。

Star Trek已經要50周年了,這禮拜的電影──《星際爭霸戰:浩瀚無垠》(Star Trek: Beyond)更是紀念這項盛舉的作品。在台灣的中文翻譯上,Star Trek有《銀河飛龍》、《星際迷航》跟《星際爭霸戰》三種,所以為了不讓大家混淆,我將會統一簡稱成ST。

第一系列的作品,故事設定在23世紀的未來,當時的地球已經成了一個名為「星球聯邦」(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簡稱「星聯」或是「聯邦」)的跨星球政府組織其大本營。主角就是隸屬星聯的寇克艦長,帶領整艘企業號船員,進行星際探索的「五年任務」,發現各種外星神祕生命以及其特殊文化。



ST這影集帶出非常多驚人的創新,比方說在當時除了少數的科幻影集比較嚴肅外,大多數的科幻影集,如Lost In Space就是走闔家歡樂路線,當然不只科幻題材,像是超級英雄在那年代都是走搞笑路線。可ST就不是了,他用外星族群和超凡力量的設定,對應很多現實社會中的議題和探討人心。



另外一個驚人的發展,就是採用黑人、日本人、俄羅斯人等演員來飾演主角群,尤其當年冷戰影響,美國還有黑人隔離政策,雖然過了二十年但對日本人仍有不少芥蒂。可影集就是採用這些演員,畢竟作者想要表達世界大同的概念,所以也等於影集在挑戰社會當時的歧視。



原始版電視影集持續三年才播完,但在許多有線電視台不斷重播後,反而讓更多粉絲加入ST系列。到了1977年,星際大戰上映了,並引起了很大的「科幻電影」風潮,這讓派拉蒙也決定將自己的當家科幻作品,也就是ST系列拍成電影,於是第一部ST電影,就在星際大戰的兩年後,於1979年上映了。





電影透過大量預算,把ST系列從影集的規格大大提升,裝備、戰艦、服裝全都煥然一新,甚至讓可汗這膾炙人口的經典惡棍,其地位和故是深度都提高了不少。電影的票房都非常漂亮,基本上綜合評價都不錯,這讓派拉蒙將原始系列共拍了6部電影。



由於原始系列電影的成功,造就了派拉蒙決定繼續制做新的電視影集系列,那就是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以下簡稱TNG)。時間點設定在原始ST系列的一個世紀後,也就是24世紀,世界觀政局也都變得不一樣,尤其是克林貢人也成了加入星聯的一份子。主角是光頭的畢凱艦長,率領著全新的企業號:企業號-D,進行探索與外交的冒險旅程。



新的敵對種族新增三個,分別是佛瑞吉人(Ferengi)、博格人(Borg)、以及卡達西人(Cardassian),尤其以博格人最為出名。因為博格人會用高科技,讓他們征服的種族沒有自由意識,變成博格的集體意識中,而且TNG的影集是在80年代製作,所以議題上更放得開,所以對於博格人的描寫與設定,比起原始ST系列的反派描寫更深入更可怕。這也讓博格人變成美國娛樂史上,最具有經典和特色的惡棍或者邪惡外星種族的代表性角色之一。



TNG劇中最常出現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主題,就是"Prime Directive(最高原則)"的設定,這是星艦聯邦所設定的文化交流指導規則,主要在指示任何聯邦軍官在進行與外星文化交流時,不可進行干預外星文化的自然發展,也不可以向未開化的異文化堤共先進的科技。

這個議題包括了文化優越與文化干預等延伸文化,在TNG的影集中不斷地被用在各種不同的角度討論著,這主題一直延伸到系列的最新作品都沒有兼斷過,並且夾雜著道德與社會觀感的要素在角色間進行辯論;也因為有了如此錯綜複雜的主題,著實讓新世代的觀眾為之著迷!這最高原則的設定,主要也是反諷如美國等高文明國家,總是干涉那些文化比較弱勢的國家等現象,這也是TNG議題比起原始系列更進步的地方了。



TNG既然身為下一世代的系列,想當然爾原始ST系列的角色克串也是讓人喜歡的地方,大部分像史巴克、老骨頭和史考特都是以年老身分歸來,並登場在影集之中。唯有寇克艦長因為意外,透過算是時空旅行的方式來到TNG時代,但最後為了阻止一位反派打算犧牲上億人的性命,最後寇克雖然阻止,但也因自己站立的鐵架橋斷裂,讓寇克摔弱而死。這結局是改過的,但不論是原案版還是這版本,都是讓寇克死掉,這造成很多粉絲不願意承認劇情。

作者:POPO(方世欽)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59】 2016/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