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大隊長》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愛人
《神奇大隊長》的這家人設定很另類,過程中,觀眾們可能會有自己的意見,也許會站在一家人這邊,也許會覺得還是要讓孩子回到正常生活,不論是那種,大家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愛人的,最後看到的是那背後的愛…或許在這方面,我們並沒有那麼的不同。
其實我不會把《神奇大隊長》拿來跟《小太陽的願望》比較,雖然都是一家人、一台大車的旅程,但重點是很不一樣的,或許《神奇大隊長》沒有小太陽那麼親民或是有趣,有部分可能是題材的關係,但看到最後還是會感動。
《神奇大隊長》的這家人設定很另類,爸媽都是超級聰明的人類,但有種對世俗的不屑(用很漂亮的烏托邦哲學包裝),所以在山上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還在這烏托邦教育六個孩子各種求生技能跟知識,每個孩子都很有想法,能把一件事說的頭頭是道。
電影前半花了不少時間在描述這個生活,讓我們可以理解他們的環境、他們的特質,因為這樣,在電影後段對他們的反應也會有更多同理,這部分因或許稍微乏味了些,但還是必要的,先耐著性子把它看過去。
接著,轉折就來了,一個事件讓他們被迫『還俗』,此時就會看到這種教育方式產生的影響跟衝突了。的確這些孩子絕對比同年齡的一般孩子懂更多更多,想法也跟哲學家一樣,成人要跟他們辯論可能都不會贏,可是他們跟一般人根本無法正常互動,連聊天都在不同的頻率上,很直接的說法就是,他們是大家眼中的怪胎。
於是,習慣的生活方式被打破,有孩子覺得自己被爸爸害了,因為他想過一般孩子的生活,想過聖誕節,但也有孩子仍然相信爸爸而保持一樣的觀點。
其實關於怎麼教養孩子,真的很難說對錯,但確實父母從小灌輸孩子的想法會對孩子有很深遠的影響,像《神奇大隊長》的設定,又是在孩子生活在無法接觸其他資訊跟人的情況下,一切資訊來源就是父母。
這烏托邦跟世俗的衝突不光是在生活方式上,也包括他們要為媽媽做一件事的爭議上(算是重要劇情所以不明講),這家人有自己的想法,而媽媽原本的家人則有他們的想法,這也很難說誰對誰錯。
在過程中,觀眾們可能會有自己的意見,也許會站在一家人這邊,也許會覺得還是要讓孩子回到正常生活,不論是那種,最後看到的是,大家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愛人的,不見得一定是對的,出發點是好的也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但如果真的是愛,不是絕對不退讓的固執,而是終究能夠尊重跟讓步,畢竟愛一個人目的是要對方好,重要的不是自己想要什麼。
我個人一開始沒有很認同爸爸的做法,但看到最後還是哭得亂七八糟。認同與否或許不是那麼重要的,大家對於這種沒有絕對對錯且每個個案都不一樣的見解,我覺得都無所謂,重要的是去看到那背後的心情與心態,看到那背後的愛…或許在這方面,我們並沒有那麼的不同。
相關文章
- 8部電影裡的爸爸,讓你看見父親真偉大! (2017/08/09)
- 《神奇大隊長》教育非易事 (2017/04/11)
- 《神奇大隊長》Sweet Child O' mine (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