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命中注定的奇蹟:《攻殼機動隊1995》的誕生


《攻殼機動隊1995》在世界影壇的地位已是無庸置疑,然而很少人知道是:這部經典的問世,其實是一連串波折與巧合下的產物。本文將帶大家了解這部經典之作誕生的奇蹟歷程。

時至今日,《攻殼機動隊1995》在世界影壇的地位已是無庸置疑。

這部日本動畫電影於1995年上映,敘述在近未來的世界,人類肉體已經能被機械再現並取代,以這種新肉體打造的政府特務公安九課,專職處理科技引發的犯罪問題,也引領眾人思索──如果肉體都能替換,人類的靈魂究竟何在?前衛風格搭配細緻作畫,讓此作打破國際隔閡,成為北美最轟動的話題,不僅榮登錄影帶租片榜的年度冠軍,讓無數影人盛讚為當代科幻的里程碑,詹姆斯卡麥隆(James Francis Cameron)為之放下籌拍中的《鐵達尼號》(Titanic)撰文推廣,更促成了《駭客任務》(The Matrix)系列的醞釀與誕生,影響力可見一般。

然而很少人知道是:這部經典的問世,其實是一連串波折與巧合下的產物。



這要從導演押井守說起。

1984年,兩部永遠改變日本的動畫大作上映,其一是宮崎駿導演的《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其二是押井守導演的《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うる星やつら2 ビューティフル・ドリーマー),首度入主日本電影圈的殿堂指標──旬報十大佳片,就此打破了「動畫只能作給孩子與阿宅看」的偏見。然而,不同於宮崎駿就此起飛,押井守卻因為不願在政治、哲學的題材選擇上妥協,吃足了票房失利的苦頭,就此渡過了一段輾轉流離的十年歲月。這些年間,押井守的導編實力依舊備受肯定,作動畫之餘也寫小說編漫畫,甚至跑來臺灣台南拍真人電影《地獄番犬》(ケルベロス),卻就是沒法安定下來,直至他遇上了動畫公司Production I.G。

IG成立於1987年,前身是日本最老牌的動畫公司之一「龍之子」的旗下工作室,押井守也是龍之子入行。IG擁著業界頂尖的作畫團隊,卻苦於資金短缺而只能以外包維生,許多經典大作如《機動警察劇場版2》(機動警察パトレイバー 2)、《新世紀福音戰士電影版》(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劇場版),名義上是其他公司出品,實則全由IG社一手製作。

1993年,I.G脫離龍之子,決定放水一搏,找來押井守與他自稱「只是打工」的《機動警察》團隊,希冀作出一部能夠打響名號的作品。押井守答應了。



幾經選擇,押井守決定以士郎正宗的漫畫【GHOST IN THE SHELL】為底本,製作一部動畫電影。

押井守而言,這是一場豪賭。士郎正宗有著星雲獎等級的厚實口碑,作品銷量卻是庸庸甚至慘烈,他筆下這些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與人造靈魂的賽博龐克主題,對日本當時以機器人、時光機與太空歌劇為主流的科幻動畫世界而言,即非異端,亦為偏門。但對押井守而言,偏門本就是他早已習慣的處境,於是他放下了當時與漫畫家今敏合作的工作,全力投入。

對I.G社而言,這也是一場大賭,因為動畫電影的製作無比昂貴更是風險連連。然而他們最後決定相信押井,也豁了出去,跨越公司隔閡招募製作團隊。成員包括鎮社元老黄瀨和哉、「腦中有一台3D打印機」的作畫鬼才沖浦啟之、天王翹楚的機械設定師河森正治押井守的最佳編劇搭檔伊藤和典、在港臺也很有名的作曲家川井憲次,以及原畫岡村天齋、橋本敬史等數人…最後,組成了動畫史最豪華的黃金團隊之一。



他們的投入有了回報。《攻殼機動隊1995》就此成為日本在19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之一、讓日本動畫在國際上有了宮崎駿大友克洋之外的第三條路、押井守就此擠身坎城主競賽等級的藝術大導、這些創作團隊日後也都各有成就。

押井守、I.G與士郎正宗──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無以讓這部作品誕生,他們的參與既是決心,也是時運所趨。2017年,派拉蒙影業翻拍的《攻殼機動隊》同名電影即將於本週上映的此刻,再一次宣示了此作的成功與成績。只能說:《攻殼機動隊1995》或許真的是一次命中注定的奇蹟產物吧!

作者:湯以豪

本期焦點-【v.595】 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