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老師縮小了》,建給大人的遊樂場
暢銷童書改編搬上大螢幕,不過事實上,希望大人與小孩都能夠一起體悟書中道理,如同學校校訓「虛心受教於孩子」那樣,奧圖的創校理念除了要讓學生上課與玩耍並存外,也要讓老師們能夠「縮小」自己,去感受學生感受的一切。
動畫片《腦筋急轉彎》雖是動畫電影,看似是想吸引孩童族群,但實際上卻是想給大人看的作品,裡頭許多寓意都是要已有過不少社會歷練的大人才能夠理解的。《我把老師縮小了》同樣的,將暢銷童書改編搬上大螢幕,「童書」如其意上就是寫給孩童閱讀的,不過事實上,書中內容是寫給大人看的,甚至它更貪心的,希望大人與小孩都能夠一起體悟書中道理。不管是床邊故事也好、閱讀會也罷,我們總以為這些舉動就是「單純念給孩子聽,討他們歡心而已」,可為什麼大人不能從中得到什麼呢?「盼大人能從童書中找回某些失去的東西」才是童書出現最重要的事。
由於某些緣故,菲力必須轉學到新學校,但是卻是先以試讀生的身分試讀,如果他無法通過學校考試,他將無法在此校就讀,而他與父親就必須搬離這個學區,到其他地方找新學校。可到了學校後,才知道現任校長許密特(許媽)非常難搞,不僅做事一板一眼,上的課也極其無聊,凡事不如她意便隨她處置,因為上課首日便遲到,加上回答不出數學問題,讓他處境相當危險。同時菲力為了在班上生存,只得接受以馬利歐為首的三人組考驗,他得在晚間闖入傳聞中鬧鬼的舊校長室,未料他卻被許媽發現了,正當他以為被退學退定時,他心中的願望居然成真了,許媽被他縮小了...
人人都會說老師與學生本是不同國的人,學生不懂老師,老師也不明白學生,一個來學校上課,一個來學校教課,彼此都是在盡手本分而已。《我把老師縮小了》的設定非常有趣,靠著此逗趣設定,直接「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打破了存在已久的隔閡,這並非僅是劇本創意,它同時也是創校人奧圖的教學理念,劇外劇中暢談理念從一而終,用著帶些逗趣的情節去達到教育目的,恰好也符合劇中學校(我忘記校名)的存在意義。
「認為上課能和玩耍並存是錯的!」
當菲力與艾拉根據奧圖遺留下的書籍,推敲出其實在學校地底下存在著一座遊樂場時,縮小的許媽義正嚴詞的說著,觀眾多少能夠知道,許媽就是位深受傳統教育影響的老師,對她來講「遵照前人訂立規則走就是對的」,於是她凡事都要遵照校規,絕不做出如格外開恩這樣「違規」之事,這樣的她才會因此沒勇氣追尋夢想,放棄遠赴美國深造,反而繼續留在這裡,「她害怕走沒有規劃好的路」。手持較邊二十年的許媽,當然會無法認同創校人奧圖的理念,若非前任校長失蹤、她申請調職未過,相信她是不可能接下校長一職的,也因為這樣,她就是會認定學校就是用來學習的,玩耍則是要在學校之外。
如同學校校訓「虛心受教於孩子」那樣,奧圖的創校理念除了要讓學生上課與玩耍並存外,也要讓老師們能夠「縮小」自己,去感受學生感受的一切,可是既然身為教育者,又何能能在他人身上獲得新知?尤其對象還是自己的教育對象?於是從電影中得到了解答,奧圖創建了學校給學生,打造了遊樂場給老師(大人),他所謂的上課與玩耍並存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當然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的,而是如許媽、如漢寧督學等,不願站在自己以外的角度替他人著想的大人才有的「特權」。
《我把老師縮小了》情節非常有趣,過去我們看慣了如《麻辣教師GTO》等描繪老師如何讓問題學生改邪歸正的作品,但本片(或本書)卻不這樣做,選擇改用天馬行空的敘事法去傳遞訊息,在電影中不論是學生或者老師,都沒有出現問題人物,全片充滿的,就是彼此不同的理念、想法,不用透過特定事件(如學生A發生某事,老師去協助解決,學生A於是倒戈站在老師這邊)來頌揚老師的辛苦與吐露學生的無奈,而是利用「縮小」這樣的奇異經歷,讓學生與老師有更多相處與了解,用此類方法依舊能達到相同效果,甚至我認為此方法還比較有效果,因為年齡層降低了。這不單孩童能看,大人也可以一同享樂,畢竟像《麻辣教師GTO》等充滿暴力、不雅字眼的電視劇、電影、書籍,是會有不少家長不允許小孩觀看的,於是能做到的就有限,反觀《我把老師縮小了》就沒有這種問題。
當然觀賞《我把老師縮小了》時,我是建議把標準與自身年紀放低的,雖然你可能仍會感覺電影本身有著不足處,在電影情節上、在角色設定上,甚至除了菲力與艾拉外,其他小孩演員演技實在令人感到尷尬。但電影該講的、想談的一點都沒少,這就是部小孩子看了會開心、大人看了可能會嫌幼稚的電影,如果你能體會電影(與童書本身)想講的,那種獲得滿足的程度相信是不會輸給一般商業大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