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犯》:這個社會,可否給我們一點希望?
《預告犯》主要採雙線進行,一條線就是以奧田為首的報紙男集團,不但拍出現在進行中的情境,也同時兼顧了過去四人的相遇等等,對我來說算是非常剛好幅度,又不至於插入的很生硬的回憶橋段。
為了戶田惠梨香,也為了生田斗真,說什麼也要去看《預告犯》。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在今年六月上的五集電視劇─講述奧田的案子過了一年之後新的報紙男登場的故事─出乎意料地讓我震撼,我非常喜歡整個故事的風格跟調性,因此雖然以順序來說,電影版於我而言算是「前傳」,但光是等到它在台上映,就真的讓我期待夠久的日子。而這部電影,看完給我一種很「心痛」的感覺。
因為也是蠻久之前看電視劇版的,所以看電影時並沒有被之前的既定印象所影響,電視劇版中強調的「人民公審」也並沒有在電影版中出現,相比之下,電影版中的報紙男團體其實目的跟電視劇版的法官是截然不同的。相較於電視劇版浮誇的穿上法官袍,電影版倒是很團結的穿著「隊服」般,但這其實是想要塑造報紙男只有一人的假象,雖然對警方來說,透過比例,這倒是一個蠻快就破解的招數。
整部《預告犯》主要採雙線進行,一條線就是以奧田為首的報紙男集團,不但拍出現在進行中的情境,也同時兼顧了過去四人的相遇等等,對我來說算是非常剛好幅度,又不至於插入的很生硬的回憶橋段;另外一部份就是由繪里香為首的警察開始追查這個報紙男團體,既鬥智,又不斷鋪陳懸念讓觀眾產生緊張感。
其實我覺得遇到這樣的案子,警方的心態難免都是有一點矛盾的,畢竟雖然報紙男團體所做的為犯罪之行為,但是站在大眾的角度來說,為什麼他們會得到支持?為什麼甚至到後來會有人為了他們而「犧牲」,甚至是仿效他們的行為,不外乎就是這個世界有太多欺壓與不公平,大多數人不會選擇反抗而是承受─也因此若有人願意替自己一吐怨氣,自然就容易被群眾崇拜為英雄。警方難免會覺得自己不受信任,更難免會有一點覺得追查他們是正確的嗎?我蠻喜歡戶田所飾演的繪里香在這部分的態度,非常明確,雖然不肯定、也不認同報紙男的理念,但是卻同時也不屑於將那些預告影片的對象當作受害者看待─畢竟是他們不尊重他人在先,才造成了如今的後果,用俗語來說就是一種惡有惡報吧。
題外話,剛開始的食品公司火災案,是不是讓台灣觀眾看了都相當心有戚戚焉呢?
先從繪里香開始切入,相較於電視劇版可以明顯發現電影版中的繪里香更有「情」,雖然篇幅著墨不多,但是帶到了她的成長跟求學歷程,沒有明說、卻可以感受得到她有一段比較辛苦的過去,更因此她其實並無法接受報紙男把自己的不幸怪罪給這個社會的方式,只不過看到這裡時我其實是有點疑惑的,當然有些情況是過度怨天尤人,但是這個社會難道沒有一點病態嗎?以奧田來說,他圖的也不過是一份足以溫飽、可以安穩度日的工作,他加倍努力、卻甚至因為自己的努力而被嘲笑,這不是很諷刺的事情嗎?當然─我也同意繪里香的心態,因為她也是這麼苦過來的,所以她還是很正向的希望並期待著,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天無絕人之路。
同時,卻也在最後,我覺得在她發現一切都是奧田的布局時,她是震驚於奧田的縝密規劃的(其實看到這整個計畫,甚至是最後的回馬槍,都讓我真心覺得奧田根本是人才啊,公司不用他真的是太可惜了),在最後一刻,觀眾的情緒是跟著繪里香起伏,那種感覺很矛盾,不只是心疼,更可以說是「敬畏」。
小小題外話,看完《預告犯》之後突然好希望生田斗真跟戶田惠梨香有下一次合作機會,並有更多對戲啊!在《預告犯》中的追逐戲跑了超遠,但實際兩人對戲的時間還真的好少。
「夢想」,或許在這群被壓榨的勞工口中說出都是那麼微渺的,但是奧田卻犧牲了自己成就了每一個人的「夢想」,甚至最後發現奧田脫口而出的每一句話,都是縝密規畫過,也都有著暗示,他成功逆轉了所有人既定的結局,他讓所有人都有重新開始的契機,而自己呢?卻成為了悲劇英雄。我甚至在觀影的過程中不免思考,世界上真的有奧田這樣的人嗎?
看完《預告犯》其實情緒很複雜,會有一種心靈空空的、好像被抽走一塊什麼,沒有辦法細述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其實會對於這個社會感到有一點恐懼─因為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是下一個被非法解雇的奧田,在這個工作那麼難找、景氣那麼差的社會,會不會我們終究畢了業還是沒能找到一份讓自己能夠溫飽的工作,穩定的生活,都變成一種奢求?不知道,這部電影給我好濃厚的這種徬徨與對未來的不確定,僅管,還是很想要看著繪里香,說服自己「只要努力就能翻轉」。
「對不起,讓你寧可賣腎都要來到的國家竟然是這個樣子。」奧田對著豆芽菜說這句話的時候,真的讓人好心痛。
相關文章
- 《預告犯》犯罪動機的推理 (2015/12/23)
- 《預告犯》不只是鄉民的正義 (2015/12/22)
- 《預告犯》:無聲的暴力,助長著犯罪 (2015/12/11)
- 《預告犯 Prophecy》弱者的吶喊 (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