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用節奏就譜出旋律的動作大師


Tony Scott 於2012年8月19日中午從洛杉磯文生湯瑪士大橋上一躍而下。今年沒有比這新聞再令我感到惋惜的了。


Tony Scott 於2012年8月19日中午從洛杉磯文生湯瑪士大橋上一躍而下。今年沒有比這新聞再令我感到惋惜的了。

他用視覺來製造節奏,用節奏來主導事件,在衝擊的剪接畫面中,完成的不只是故事,也拼湊出了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性格。

東尼史考特就是這樣子的導演。

觀眾渴望在電影裡得到滿足,滿足那個在真實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各種感覺。電影裡角色們的感覺雖然是來自編劇筆下的描述或者演員表演上的詮釋,但是畫面上的安排和攝影機的視角以及剪接手法上的導演工作則更是決定觀眾所能獲得感受的主要原因。

在真實的生活中,人的感受從來都不是單一的,我們所看到的資訊來自四面八方,所思考的方向更是千奇萬種。大部份在做任何決定前,腦袋裡是充滿迂迴或停滯或各式各樣的想像。大腦在短時間整合了每個資訊然後才做出決定。

東尼史考特就是取生活這樣的真實性,用在視覺上面。

藉由多角度運鏡和多物件特寫把可能看似簡單的角色動作增加了更多層次。
靠著牆幫槍換彈夾,在他的分鏡裡,短短三秒鐘就穿插了不少畫面:
臉頰上的汗,皺緊的眉頭,斑剝的牆壁,龜裂的地磚,剛剛發射完地上還在彈跳的彈殼,手握了一下胸口的軍牌,窗外公園小朋友開心的在玩跳格子,白眼球的血絲,兇手的笑容,聖經裡的一段文字,反戰的新聞片段。

這些不管是主角看到的想到的或客觀處境全部集合在一起就成為真實性十足的氛圍。


而且在東尼的電影裡,往往主角都是小人物,失誤軍官,無名律師,軍人保鏢,列車調度員等等的。在觀看時所能產生的同理心和同步率是那些大英雄電影所無法給我們的。在逆境當中的掙扎或者面對社會壓力的反抗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寫照。

好萊塢眾多商業動作片的重要因素,我大膽的說,就是帥哥跑車槍林彈雨以及不可或缺的美人。原因是,愛情總是人心中不免的期待和需要慰藉的部份。

但東尼史考特不跟你談愛情。

他在看似商業動作片裡述說著人真實的情緒也說著人和人真實的情素。在情人以外,我們有上司下屬,我們有客戶,我們有姪女,甚至有擦肩而過的異鄉人。東尼試圖在情人至上的趨勢中走出另外一條路,去描寫更多人跟人之間的關係。這部份是最讓我感動的。

東尼史考特的才華絕對不輸他那大名鼎鼎的哥哥雷利史考特。

雖然不是像哥哥那樣史詩大場面調度的風格聞名。但是只要你看過他的作品,絕對留下鮮明的印象。 大家有多期待他原本準備要拍的《Nemesis》,是kick ass的漫畫作者畫的反英雄作品。如今卻事與願違。 很難想像之後無法再看到他的作品了。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他早期成立的製作公司拍的廣告。長達近十分鐘的BMW汽車廣告,足夠讓東尼史考特的粉絲們再次感受他那節奏主導一切的影像風格。精彩。






順道讓大家看看,國外商業廣告依然稱這樣的片子叫 short film(短片),只有我們臺灣才叫什麼微電影。

然後人家拍的多好……是吧。


本文作者:歐陽倫。演員。日前參與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片《?米恰恰》演出,飾演辯論社長優果一角,表現獲得普遍好評。

作者:歐陽倫

本期焦點-【v.360】 201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