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兒派對—穿越想像的共同體
2010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熱烈展開,今年一如往常,規劃許多相當吸引人的單元,其中「酷兒派對」,在性別論述的層面,呈現了多元、深刻的體現。
在性別論述當中,「認同」與「想像」是如何建構起來的總是成為爭論的焦點;權力和階級的分層使得支配者掌握著媒體、教育等資源,讓想像被限縮、認同被脅迫,使得對立與壓迫應運而生。七零年代開始興起的女性主義與酷兒理論便是在反省這類思想與結構中誕生的。然而,如何穿越想像與認同,探索自身心底深邃的欲望並做出抉擇,則是酷兒派對這系列影片中,進一步要落實到個體層面上的探問。穿越,並非必然是擊滅某種幻象,而是將連繫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幻想視為「介面」,讓身分與認同得以自由地流動與徜徉其中,鬆動應然的枷鎖。
《2010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酷兒派對單元中的影片,也許就可以從「穿越」與「介面」中去理解這些人物是怎麼在掙扎與猶疑、歡笑與淚水之中作出抉擇,並理解情感這回事,需要多一點寬容,少一點二元對立的撕裂與破壞。
在三部長片之中,《對話跨性別》的形式最為多樣,正好對應到跨性別者多樣的性別認同與遊走。影片混合了討論、偽訪談、劇場念白、獨白與攝影機在場的種種形式,嘗試表現出跨性別者模糊的立場。他/她們既不真正屬於男同性戀或女同性戀的社群之中,又在進行手術之後,成為少數中的少數。如同影片裡的一位人物,便被他人質疑認同男性軀體而動手術這件事情,本就是由父權意識形態所灌輸的陽具崇拜等等。如此理論先行的思想,好像早已為跨性別者擬定了一條必然的敘事線,讓他們無法逃脫。且不論生活與敘事之間的差別,影片中諸般跨性別者身心橫越認同鴻溝的過程,讓觀眾也必須穿越自己的想像,而後,分享他/她們的喜悅與憂傷。
從二戰後到奧地利廢除禁止同性戀法條的1971年,維也納在這二十六年間,女同志留下的紀錄寥寥無幾。《熟拉之愛》這部紀錄片,便嘗試穿越年代,為二戰後的維也納女同志留下紀錄。影片訪問了多位當時活躍在同性戀俱樂部的成員,從她們的話語當中,編織一段未曾被紀錄的女同志運動史。從俱樂部的情況,與警察相處的模式到自身的成長經驗,都成為珍貴的訪談史料,讓觀眾理解那時代的女同志是如何出櫃、如何挑戰人群的認知與稍稍地戲弄人群,獲得點生活樂趣。
《搖滾牛仔姊妹花》則紀錄了紐西蘭最知名的諧星團體是如何在既定的刻板印象中,挑戰社會的價值觀。兩位蕾絲邊雙胞胎藉由鄉村歌曲來散發她們的幽默。她們穿越與挑戰了眾人對於鄉村歌曲的印象,像是西部與白人男性等等,將健康、農村的自然活力帶入女同性戀的形象之中,更將這些歌曲當作政治抗爭的武器,讓外界明白原來同志的認同不必然地與負面印象有關係,而是必須回到個人的層面上,真摯的理解他們。
三部短片《依芙琳的線上春天》、《寶萊塢尋芳記》與《淺睡眠》這三部短片則都設置了情境或介面作為構通與認同的橋樑。《依芙琳的線上春天》是網路遊戲虛擬人生、《寶萊塢尋芳記》是妓院的房間、《淺睡眠》則是夢境。人物也許都對於用真實面貌直接面對他人感到害怕,在透過介面的傳輸以後,女人得以認識自己真實的性向、焦慮的教師得以在紗卡身旁平息情緒、女孩得以安慰失戀的友人。
介面,可能是像高夫曼的戲劇角色,可能是網路情境,可能是將歌曲作為工具。穿越這樣的想像、這樣的認同,為的不是摧毀其他信念的可能性,而是擴展思想的領土。穿越想像的共同體,只是為了讓我們了解,除了立場與位置,後面有個真切的人存在著。
本文作者為影評人,文章散見「放映週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