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新銳女流—源源不絕的新觀點


「新銳女流」單元,細膩呈現女性社會地位,在不同文化脈絡以及社會變遷過程中的轉變…,彰顯了當代女性創作者創意與創造力的源源不絕。


電影的特質賦予了創作以及追索時代意義的多重特質,從源源不絕的電影中,看見了不斷迸發的嶄新創意,以及逐漸涓滴匯成的時代意義。窺探當代女性創作者關注的議題,以及呈現的觀點,也是理解女性思潮的重要命題所在。



對於女性社會地位、在不同文化脈絡以及社會變遷過程中的轉變,一直是許多女性創作者持續關注的議題,在《2010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本單元中的收錄的《喀布爾戰爭與愛》( Love and War in Kabul)、《沙一樣的風,岩石般的女人》(Winds of Sand, Women of Rock)、《女人五十分鐘》(Women Fifty Minutes)、《我的未來不是夢?》(The Blossom of Youth?)四部作品,都試圖探索女性地位這個永恆的命題,《女人五十分鐘》從社會轉變的角度,記錄下不同世代女性的工作、生活甚至情慾的對比,來檢視急速變動的中國;《喀布爾戰爭與愛》則是透過一對曾經遭受拆散的愛侶,在依舊保守的文化傳統價值中,頑強抵抗,從雙方家族的延伸記錄中,對比出被記錄者女性獨立自主的意識如何遭受打壓。

而《沙一樣的風,岩石般的女人》中被紀錄的女性,也擁有同《喀》一樣的社會地位的問題,但在黃沙漫漫的經商之路中,生活雖然艱辛但卻為她們帶來喘息的空間;而《我的未來不是夢?》的導演,除了探索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女戲外,也兼顧了同屬二十歲世代的男性,將社會對這該世代的偏差印象以及帶著羨慕、期望等種種複雜情緒,做出觀察與反駁,這些作品當中觀察的議題,或許亦曾在其他作品中出現,但這群新銳女流,透過女性的細膩觀察,,不刻意尖銳質疑方式的呈現出來,反倒加重了探究的力度。


而《恐怖集中營》(The Undesirables)與《戴麗雅:聲音的煉金師》(The Delian Mode)則是耙梳女性的歷史根源,前者探索二次大戰期間,女子與兒童集中營的歷史片段後者則是向有傑出成就,影響後世電子合成音樂發展,但已遭受歷史遺忘的女性影像音樂大師致敬,這些影片追尋的歷史過往,在大量歷史資料、訪談的拍攝中,也運用了獨具特色的呈現方式,前者以大量的手繪動畫、而後者則配合音樂作剪輯安排,在有歷史感的主題上,注入了新的呈現思維。


《歌舞旅程》(Saint Louis Blues)與《兔女》(Dirty Bitch)則不難看出新銳女性創作者豐富的想像力爆發,《歌舞旅程》從搭乘交通工具的長途旅行來發展故事,雖是歌舞片,但不像好萊塢式華麗的場面,也不是拉斯馮提爾《在黑暗中漫舞》那樣的工業頹廢式,反而帶著一種個人想像獨白一般的特色,成為有趣的作品,而《兔女》則打破普羅大眾對新加坡的壓抑印象,用黑色幽默以及想像與真實世界相反的對比諷刺,構成了這一部以女性為主導的短片。


而相較於前二個作品的轟轟烈烈,《如夢幻影》(Between Dreams)則是將原本紀錄片的影像,經過聲音與畫面剪輯,成為了個人特色強烈的作品,也明確點出了片名意謂的Between Dreams,在夢境與夢境中穿插而過的真實世界,說不清的真實,以及寄不得的夢,讓這個原本是紀錄西伯利亞鐵路計畫的作品,成為富有詩意的創作,《達爾文繪本》(16th book of metamorphoses)則是以動畫融合聖經故事、環保議題以及寓言的形式,交織而成為一個悲傷的詩歌,將大自然的反撲,注入了神話的色彩。


這些參展作品的呈現,彰顯了當代女性創作者創意與創造力的源源不絕,而這些源源不絕的創意迸發,正是電影能不斷地散發誘人的魅力,得以不斷的引人入勝,不論其中創作的想法,究竟是要譴責、反思、諷刺的目的,亦或是個人詩意的抒發,這些,新銳女流都做到了。



本文作者為影評人,有「影音老兒童」之稱。

作者:吳奇龍

本期焦點-【v.290】 201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