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使命與堅持:專訪焦雄屏


80年代中期,適逢大陸第五代導演崛起,國際會用很有趣的眼光,來比較大陸、台灣兩種樣貌,這個時間點,如何將台灣電影推廣國際,宣告自我的本位、特色,成了努力的方向。

今年台北電影節榮獲卓越貢獻獎的焦雄屏,是將台灣電影推向國際的重要推手。

三十多年來,她推廣台灣電影跟國際影展接軌不遺餘力,其後並跨足監製,推出多部曾在各大國際影展得獎的佳片,此外,學術著作亦是多不勝數,對國片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居功甚偉。其中,《法國電影新浪潮》一書,焦老師更親筆臨摹電影劇照,展現繪畫天賦之外,亦讓人深深感受到,她對電影那一份熱衷、堅持的態度。



她回想起,80年代初期,那時候從美國學成回台灣,對台灣電影氾濫色情和剝削,感到相當失望。「以前學電影專業的人很少,對這樣的環境,帶有不小的抱負和使命感,但,我希望自己不是一言堂,期許更多的人,一起來發表意見,所幸,也不乏滿腔熱血的年輕人,於是,當時就集合陳國富、黃建業……等志同道合的影評人,凝聚出一種審視電影的嚴謹態度,將這個環境整理清楚,並希望台灣電影有望揚眉吐氣、走上國際。」

那時的台灣電影,正走過鄉土文學的時代,「我們相信文化根基,可以透過電影的力量,慢慢釋放出來,其中,自我檢視的驅動力更是不可少,於是,大家舉辦了年度十大佳片選拔,居冠的是侯孝賢的《在那河畔青草青》。當年侯導雖名氣不大,但比起同時期三廳電影的浮誇、矯情,侯導電影透露出一股清新、寫實的能量,格外難得。」



80年代中期,焦老師已在國際多個影展擔任過評審,逐漸建立影響力,也透過這些資源,清楚扮演穿梭的角色,乃至大量、落力地推廣台灣電影……那時候,也適逢大陸第五代導演崛起,國際會用很有趣的眼光,來比較大陸、台灣兩種樣貌,這個時間點,如何將台灣電影推廣國際,宣告自我的本位、特色,也成了努力的方向。

1988年,焦老師領著楊德昌、侯孝賢……等快二十個電影人,一起到義大利做回顧展,70場訪問,焦老師負責所有翻譯、接洽事宜,透過理念、美學的感性互動,愈發深描台灣電影在國際的座標;1989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對《悲情城市》評價甚高,唯獨對二二八事件缺乏概念,不了解意義在哪裡,所幸,大陸導演謝晉登高一呼的關鍵票,助《悲情城市》奪下金獅獎……自此,猶如敲開一扇大門,台灣電影大步邁走國際。



1993堪稱中華民國電影年,焦老師在全球推動十六個回顧展,完整呈現台灣新電影風貌,那年《喜宴》也在柏林影展奪下金獅獎,隔年更成為首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台灣電影,風光一時;在人才培育方面,國內大手開辦包括製片、美術、錄音、剪接等多個訓練班,現今知名製片黃志明、葉如芬都是那個製片班出來的……儘管美學敏感度較難訓練,所以未開導演班,「但我們給了六個導演拍電影的機會,包括陳玉勳、林正盛、蕭雅全、王逸白……等,而且都分派知名導演作為指導老師。當年,也整理出齊全的台灣電影資料庫,出版了六本專書。」這些積累,標示的不僅是台灣電影的巔峰,亦是電影人齊心一志的可貴能量,後人更是受益無窮。




1996年,焦老師開始監製電影,為兩岸電影做了許多溝通、互動上的努力,「進入二十一世紀,開始栽培新導演、新美學,也推動大片如《白銀帝國》。這些年來,看了很多,有些導演往上爬,有些不見蹤影,也不乏自我膨脹的……形形色色,令人感概。」焦老師相當重視拍電影的精緻工程,她同時進行的案子至少十個以上,卻也坦言,每個案子都有命,一部電影要成功,至少要耗個三年以上。

去年,《迷魂記》擠下《大國民》,成為英國視與聽雜誌十年一度影史百大佳片票選的新盟主,數次受邀參與票選的焦老師來看這些影史經典,她表示:「經典性當然不會隨歲月沖淡,名次的微調,對我來說,多與自身當下的情感投射有關。像黑澤明畢生傑作無數,要從《七武士》、《生之慾》忍痛擇一,多是這類票選產生名次變化的主要原因。」




談到當代的國片環境,焦老師坦言:「政府沒有把電影視為火車頭的概念,電影產業可以帶動國家的國際形象……但當今電影政策,欠缺價值跟規律,看不到長遠的視野,兩岸談判,也不徵詢學者意見,缺乏遠期計劃跟目標,文化政策顯得跟不上時代。」

對焦老師來說,台灣電影產業的遠景,是她無時無刻牽繫心上的使命……這條長遠的路,走得雖辛苦,卻也是最甜蜜的負荷。

作者:保溫冰

本期焦點-【v.406】 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