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台語文化的感性巡禮:專訪資深影評人黃仁


服務報業數十年、多不勝數的電影學術著作,到現在年近九十歲,黃仁老師仍不忘憑藉豐富閱歷,爬梳台灣影史脈絡……

一部對台語文化深具意義的影評著作,今年浩蕩問世,它集結了台語之於國片影史的研究、論述、統整,亦未嘗不是一次大規模的感性巡禮。《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一書,有著繼往開來的開闊視角,不但值得電影學者鑽研、收藏,對觀眾來說,亦未嘗不可從中反芻到現下身處的文化境域。

本書編著者:國寶級資深影評人黃仁,年近九旬,對國片史料的珍視、保藏,熱情度絲毫不輸年輕一輩。歷練與貢獻宛如滔滔長河的的他,本著感念的心,再辛苦,都要將閩南語於國片影史裡璀璨的印跡,給紀錄下來。

本書以多個章節,細數閩南語文化從早年興起,到現今躍然「新台灣電影」中的各種樣態,諸多篇章收錄台灣知名影評人梁良、導演黃玉珊等人的專業觀點,亦涵蓋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李道新教授的隔岸觀察,更有齊全的國片新銳導演相關資料,絕對值得你我細品。

生於1925年,走過日本殖民時期,黃仁老師對日本文化懷著深深的感念,他說:「殖民地時代,台灣跟日本人建立深厚感情,也存留了不少日本文化,像耳熟能詳的『麻吉』一詞,就是日本話。近年,從《海角七號》到前些日的世界棒球經典賽,皆不難窺見台日之間的微妙情誼。」

台灣光復後,台語片興起於1955年,60年代達到高峰,一年產量可達一百部,黃仁老師形容:「那個美好的時代,台語片都講鄉土故事,很直接,台灣人聽得懂、看得懂……青山依水,小橋流水,場景相當單純,哪能想像,未來會拍出《賽德克‧巴萊》這種耗資七億的大片。」

不過,也由於台語片充塞大量台語,當時外省人看不懂,於是,政府後來鼓吹拍攝國語片,以健康寫實電影為大宗,尤其《養鴨人家》、《蚵女》這些耳熟能詳的佳構最具代表性。其後,武俠片崛起,70年代,胡金銓成了世界五大導演之一,其他,像文藝愛情片,也是票房保證,國片走入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然而,台語文化,卻相對在大銀幕上沒落、缺席了。

直到80年代「台灣新電影」興起,本土性、社會性的寫實取材,再獲關注,台語文化也以庶民面貌,於大銀幕跟觀眾重逢。不過,期間也經歷一段低迷的時期,2008年《海角七號》出現,國片重現生機,並走向一個多元的態勢,閩南語的大銀幕之路,也愈走愈穩固,共鳴不小。

「電影既可以存藏台灣傳統文化,也應該在美學境界上有所創新。直到現在,《艋舺》、《父後七日》中,我們看到台語片的談吐還保留著。近年,以草根性為號召的《雞排英雄》、《大尾鱸鰻》創下破億賣座佳績。加上多部國片成功開拓大陸市場,這是以前想不到的。」黃仁老師亦認為,當今國片結合地方文化、資源,是可喜的現象,例如《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得到高雄的支持,而有效在視覺格局上大顯身手。

至於影評生態的脈動、轉型,也與台灣電影互有激撞……寫了逾六十年的影評,黃仁老師回憶道:「早年影評,都是觀後感,以觀眾立場來寫的……後來,從個人影評發展到集體影評,像早期報紙有過一個專欄叫『一個影評大家看』,一篇由五、六個影評人來寫,每個人寫兩三句,一句好、一句不好,你講故事、我講技術。後來,李幼新(即李幼鸚鵡鵪鶉)大大拓展了影迷的視野,帶領他們認識更多非主流電影,加上影響雜誌、世界電影雜誌的發行,影評人的美學基礎更加堅實,更不乏跨足創作的例子,包括張毅、陳國富……很多影評人後來都當了導演。」此外,黃仁老師也致力影評與影業的結盟,由他發起的「中國影評人協會」,早年,常邀請電影界的演員、導演按月聚會,交流情感,也分享甘苦。

服務報業數十年、多不勝數的電影學術著作,到現在年近九十歲,仍不忘憑藉豐富閱歷,爬梳台灣影史脈絡——黃仁老師堪稱國片的超級公務員,一點一滴,守護其發展進程。也因此,《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無疑是黃仁老師帶給這一代的珍貴禮物,一份紀念,一種風範,值得你我深深敬仰。

作者:保溫冰

本期焦點-【v.396】 20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