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15台北電影節】《等待判決的日子》暗下的燈火


《等待判決的日子》拍的異常瑣碎與生活化,一點都不是我心目中期待的熱血激昂之作,但電影就在這些瑣碎故事中,慢慢讓人看出興味,後勁力道十足。

平民詩人納拉揚坎布雷的創作歌曲,歌詞遭控有教唆群眾自殺嫌疑,警方將他逮捕入獄,人權律師維奈沃拉四處奔走,盼能幫納拉揚脫離牢獄之災……。


觀賞《等待判決的日子》前,以為這會是一部滿滿滿法庭戲,控訴權勢單位不仁不義、小人物對抗大怪物的激情激昂之作,然而電影看了二十分鐘後,一整個悶,雖有律師奔走調查與法庭戲,但更多的是律師的生活片段呈現,他的優渥生活,他與父母親的應對,他的高級住宅與悠閒生活等;電影演了二十分鐘,關注的對象從人權律師換成檢察官,她的傳統生活,她與家人的互動,他們一家人的休閒活動云云;影片偶爾穿插開庭審理過程、不同證人的證詞、證人的家庭背景交代、以及判決日期的一延再延,納拉揚的生命在等待中慢慢消磨等。

等待判決的日子》拍的異常瑣碎與生活化,一點都不是我心目中期待的熱血激昂之作,但電影就在這些瑣碎故事中,慢慢讓人看出興味,那一道又一道清晰分明的階級,富有的,中產保守階級的,還有極度貧困與破敗的低階生活、不同信仰、語言、民族間的衝突與各自的生活狀態、女性的必要保守以及習慣保守、國家機器的極權與腐敗等;《等待判決的日子》從納拉揚坎布雷在表演場合遭到警方逮捕揭開故事序幕,控訴國家對思想的控制,隨後透過法官、檢察官、律師和證人的生活片段,引領觀眾看見一個在寶萊塢電影難以看到,真實的,不加掩飾的當代印度狀況。


等待判決的日子》後段劇情轉折,看的我讚嘆不已,乍看鬆散互不關連的情節,逐漸串連起來。當納拉揚二次遭到逮捕,人權律師表示警方虛構證據陷害納拉揚,他希望法官可以讓納拉揚保釋出獄,因為納拉揚年事已高,怕會禁不起牢獄生活的折磨,法官說他明天就要休假,有什麼問題請自行去跟高等法院說吧;什麼人命關天,什麼公平正義,原來一點都不重要。

接著人們一一離開法庭,燈火一盞一盞暗下,鏡頭停留在漆黑的法庭許久,彷彿控訴社會的無形暴力早已根深蒂固,一如籠罩在黑暗中的法庭,見不了光,看不到希望。
想來,也是如此。


人權律師可以在法庭上表現他的「正義感」,但離開法院後,他仍是那個出身上流社會的人家,每天過著舒適生活,並不會因為納拉揚案件而改變分毫,或說,電影中沒有任何人因為納拉揚的入獄而產生一點波動,每個階級都堅守在他們各自崗位,沒人願意或試圖跨越對方領域半分,一個堅固、牢不可破的社會體系,完全沒被動搖的可能性;富者欲富,窮者欲窮,中產階級繼續扮演保守力量,確定上下階級沒有互調的可能。

電影最終,再來一技力量更強大的回馬槍,讓觀眾把國家與人與階級的荒謬給看的更清楚。

等待判決的日子》敘事紓緩,全片沒有大哭大鬧、沒有煽情橋段(就連唯一的一場肢體暴力場景,都拉到鏡頭外演出),年輕導演Chaitanya Tamhane(1987年生)的首部劇情長片(身兼編導),看的我嘖嘖稱奇,從沒想過可以用這種方式講故事,無需撕聲吶喊、僅靠極度生活化場景,便達成後勁十足的省思力道,非常厲害。


等待判決的日子》在台北電影節仍有場次,推薦這部作品給大家,但,容我再次貼心提醒,《等待判決的日子》敘事真的沒有太多情緒起伏,有可能會是部分朋友心目中的雷片,想看情緒飽滿,讓人觀後心情大受影響的作品,請看《廢青同盟》,哈哈。

看完《等待判決的日子》,或可延伸閱讀(思考)新加坡男孩余澎杉事件,

看見國家機器對思想的掌控與表象自由底下的不自由

余澎杉(Amos Yee)在新加坡當查理-(上)

余澎杉(Amos Yee)在新加坡當查理-(下)

作者:香功堂主 【香功堂!!】

本期焦點-【v.505】 201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