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偷書賊》在貧瘠沙漠中綻放的如花生命


那些偷來的書中一段一段被唸出來的字句,這些都是啟迪過無數心靈的文化印跡,這些沃土肥壤滋養了多少的靈魂,讓他們得以豐盛地綻開生命之花…



故事發生在1938年的二戰前夕,正在運醞釀著統一世界大權的德國,莉賽爾的母親因為是共產黨員,受到納粹迫害,無法再養育一雙子女,便帶著年幼的他們去新的寄養家庭,在前往慕尼黑的火車上,莉賽爾的弟弟死於瘠病中,這是莉賽爾第一次與死神打照面,卻也讓死神開始好奇眼前這個小女孩,莉賽爾,這個弱小身體中裝盛的堅毅靈魂將讓死神對人類的心靈產生無限的遐想與綺夢……

莉賽爾住進了天堂街的新家,要學著跟宛如河東師的養母羅莎相處,時時忍受養母的咆嘯與惡毒言語,幸好還有一個慈厚善良的養父漢斯,讓她得以有被愛的感覺。在學校中,怯弱的她因不識字而被同學取笑,只有鄰居魯迪願意跟她作朋友,就這樣,在壓抑的社會氛圍底下,莉賽爾慢慢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並且開始跟養父漢斯一起學習文字,他們閱讀著莉賽爾生平偷來的第一本書,那是從弟弟葬禮上偷來的,「墓園工人工作手冊」,此後的她雖然生處於貧瘠的物質世界,心靈卻進入了另一個瑰麗的語言文化疆域。



隨著二戰的爆發,納粹開始迫害猶太人,養父為了報恩,收留了自己的救命恩人的兒子,一個猶太青年,麥克斯,為了生存,麥克斯僅能在狹小陰暗的地下室苟且偷活,可是愛上閱讀的莉賽爾卻從市長夫人那裡偷來一本一本的書,為麥克斯唸著,讓兩人浸淫在璀璨如花的文字世界中,這是唯一滋養麥克斯殘命的養分了。


隨著戰火的蔓延,與局勢的傾危,這群和善的人們的命運又將如何與死神交集呢……

本片根據同名暢銷小說「偷書賊」改編而成,「偷書賊」一書在世界各地銷售八百萬本,徘璇在排行榜上高達七年的時間!是澳洲作家馬格斯.朱薩克初試啼聲之作,卻因著有趣的題材、特殊的敘事觀點(由死神的視點來看人類)跟洵美的文字風格而震撼了文壇。

導演則是因執導英國著名影集「唐頓莊園」而得到艾美獎最佳導演獎的的布萊恩.派西弗,其他的幕後製作團隊,因為是文學名著改編,所以也都是影壇的一時之選,是部製作精良的「文學電影」。




這裡必須要說明一下,歷來將文學名著搬上螢幕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尤其當她的主創者(導演跟編劇最重要)又同時是書迷時,會更困難,因為要如何忠於原著,保留原著的結構跟精神,還要滿足所有讀者的想像空間是個巨大且近乎不可能的工程,因為所有文字變成影像時,一切無限可能的想像頓時就被框進那個「有限」的大銀幕中了,難免顯得死氣沉沉起來,所以我通常會放低標準,覺得電影工作者的職責只要能做到將原著精神傳達出來,並讓觀眾看完後有興趣去讀這本書,就已經成功了。



以本片來說,我相信看過小說的書迷進戲院去看本片時,不會太喜悅,畢竟作者用了一種奇特的時序穿插法,讓死神在書中優遊自在又神出鬼沒,可是電影卻必須要是一個觀眾容易進入的故事時間軸線中,所以跳躍的時空不見了,獨特的死神視角也變成可有可無的旁白,更別說得大量刪節掉的內容,這些大概都會讓書迷感到失望吧。

可是對像我一樣沒讀過小說的觀眾來說,我其實挺推薦的,雖然導演本身只是中規中矩講完了這個故事,可是這個故事本身就非常精彩了!



片中太多讓人動容回味的場景與情節,譬如,在貧困瘠迫的聖誕夜,這家人靠著把戶外的雪「偷運」至地下室,打著室內雪仗來苦中作樂,而且可能是此生最難忘的聖誕夜。又譬如,在防空警報隆隆作響的窒息防空洞中,有人拉著手風琴,或唸誦著故事來減低恐懼感。又譬如,一直躲在不見天日的地下室的麥克斯,唯有在空襲警報響起,人們紛紛走避時,才能光明正大走出地下室,走上街頭,仰望著久違的星空,感受自由的空氣的氛圍……

還有那些偷來的書中一段一段被唸出來的字句,這些都是啟迪過無數心靈的文化印跡,這些沃土肥壤滋養了多少的靈魂,讓他們得以豐盛地綻開生命之花,尤其片中那樣一個飢寒、恐懼與無奈煎迫的年代,即使只是一個文字、片語,也許都能餵養、修補一個破碎的靈魂……



所有這一切都如此簡單,卻撼動人心。

此外,我想這個故事如此精彩的原因還在於一個獨特的視角,就是二戰時的德國,這是個已經被拍爛的題材,集中營,大屠殺,搶救猶太人等等,但這次的主角們活在慕尼黑,那裡似乎與柏林那個政治中心有著迥異的時空,這裡的人們沒這麼好戰,他們只是平凡百姓,他們沒有邪惡的面孔,甚至同樣活在某種戰爭陰影或恐怖統治底下,這個邪惡集團中,一樣存在著一大群善良和平的居民,過著尋常的生活。



也許片中莉賽爾的一句話可以說明這一切:「我們只是在作人,只要身為一個人都會這樣作的。」是呀,在那個生命如此卑微的年代,僅僅保有一個人的尊嚴而活著,也許就已經是一項成就了!

看本片時,我一直想到「永遠的一天」中一直在尋找著詞彙的詩人,還有「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自我放逐,想要找到一個字詞定義自己的女作家,當然,還有「為愛朗讀」中那個寧可選擇被監禁也不願承認自己是文盲的女孩,這些故事彷彿都在講著同樣的東西:文化(知識)之於靈魂,猶如空氣與水之於生命。

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好奇著,我的靈魂飢餓多久了?還要讓祂繼續貧瘠與煎迫多久呢?

作者:電影工作者 Rady 【Rady to be…】

本期焦點-【v.437】 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