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狄仁傑:神都龍王》看看富克聯盟怎麼玩?


《狄仁傑:神都龍王》在懸疑推理的編排上,與《通天神探狄仁傑》相比,似乎稍嫌薄弱,前作必須看到最後才能真相大白,而後作則是先將真相曝光,再利用回推的方式,交代整件奇案的始末,因此觀眾就不用再擔心,稍有閃神,是否會遺漏重要的關鍵。



在華人市場如果提及武俠電影,絕對首推胡金銓大師,然而將特技、特效與武俠戲碼結合的電影,則會讓觀眾聯想到徐克導演,筆者第一次接觸徐克導演的武俠電影,應該是1983年出品的《新蜀山劍俠》,由鄭少秋、林青霞、劉松仁、元彪飾演,片中的劇情設計,給人的感覺偏向於科幻類型,鮮少在華人電影展現的特技,更是顛覆傳統的武俠戲碼,並且開啟了武俠新境界。



然而隨著特技效果漸漸讓觀眾失去新鮮感後,2001年由鄭伊健、張柏芝、古天樂主演的《蜀山傳》,徐克導演嘗試用電腦3D特效技術,讓武俠片又轉型另一種面貌,緊接著2010年的《通天神探狄仁傑》,以及2011年的《龍門飛甲》,可以看出徐克導演不斷的利用特效新視覺,在電影市場試水溫,掌握觀眾接受度的同時,也為武俠電影注入新的靈魂。

徐克導演的作品中,特效編排的比重究竟是什麼?從2001年仔細的觀察,飛沙走石、暗器狂飛、天候異象,以及人物動態的俐落身腳,顯然成為導演心中最重視的一環,也正因為這份堅持,觀眾買票進場,劇情是否豐富,似乎不是觀賞的重點,反而是對於片中所安插的特效,成為觀眾感興趣的地方。



年過半百的徐克,就像是童心未泯的老頑童,從這幾年出品的武俠電影,更可以看的出導演已經進入瘋狂的狀態,然而只有掌握特效優勢的籌碼,沒有良好的劇本設計做根基,是沒有辦法吸引觀眾掏出銀子買帳,2013年在台灣上映的《狄仁傑:神都龍王》,特地找來王牌監製陳國富導演為其作品紮根,陳國富導演近幾年都在大陸市場發展,並且擔任華誼兄弟電影公司的總監製,極力的推廣電影的原創,以及市場的可能。

2012年的《轉生術》,以及同年度出品的《太極》系列,可以看出陳國富導演在編劇上的天馬行空,當古靈精怪的陳國富遇上玩到瘋癲的徐克,年過半百的編導組合,就像是現代版的黃蓉搭上周伯通,在劇情設計上,從原創出發架構新的藍圖,在特效設計上,除了維持原有的特色之外,同時不斷的挑戰,在電影市場創造另類的可能。



狄仁傑:神都龍王》是《通天神探狄仁傑》的前傳,演員選任上,除了劉嘉玲飾演的武則天維持不變之外,其餘的角色全部進用年輕的新演員,當首要男主角從劉德華改為趙又廷時,筆者開始懷疑觀眾熟悉的俠骨風範,趙又廷是否可以勝任?

趙又廷的演技形式,總讓觀眾忘不掉火爆燥進的風格,即便2012年到2013年所推出的作品《》、《第一次》,以及《搜索》,經歷三部電影的試煉,仍然無法突破原有的框架,然而在《狄仁傑:神都龍王》的表現,卻讓筆者感到意外。

記得電影《赤壁:決戰天下》,林志玲飾演的小喬為張豐毅飾演的曹操煮茶時,曾經說了這段話『丞相,你帶著滿滿的心來到赤壁,有人會將你掏空』,趙又廷帶著滿滿的燥熱,進入了武俠世界,在徐克導演施展斗轉星移手法之下,將四成的燥轉往飾演尉遲真金的馮紹峰身上,此消彼長的佈局,除了突顯出神探的冷靜,更能看出大理寺卿的莽進,雖然趙又廷的演技仍然稍嫌生疏,卻可以看出明顯的成長。



狄仁傑:神都龍王》在懸疑推理的編排上,與《通天神探狄仁傑》相比,似乎稍嫌薄弱,前作必須看到最後才能真相大白,而後作則是先將真相曝光,再利用回推的方式,交代整件奇案的始末,因此觀眾就不用再擔心,稍有閃神,是否會遺漏重要的關鍵。

徐克導演的武俠大作,除了特效突破,以及顛覆傳統戲碼之外,同時也增添喜劇的元素,讓觀眾在面對刀光劍影的緊湊步調時,又能夠利用一些喜劇的橋段設計,讓整體高張力的氣氛獲得舒緩,雖然是玩弄老梗,筆者仍相信,觀眾面對這類型的笑料,還是會很樂意的發出笑聲。

2013年10月初推出的《狄仁傑:神都龍王》,對於徐克以及陳國富而言,就像是一場遊戲,兩個老孩子樂在其中,至於是否盡興?筆者認為二老的體力仍然尚足,未來的幾年,更期待這對組合繼續瘋狂下去。

觀影須知:下字幕別急著走,後面還有~~

劇情結構:★★★(3顆半)

拍攝手法:★★★★

動畫特效:★★★★

節奏流暢:★★★(3顆半)

畫面剪接:★★★(3顆半)

場景規劃:★★★★

美術設計:★★★★

懸疑指數:★★★(3顆半)

驚悚指數:★★★★

動作指數:★★★★

喜劇指數:★★★

音效配音:★★★★

演員表現:★★★(3顆半)

整體評價:★★★(3顆半)

個人喜好:★★★(3顆半)

作者:義御伊凡 【義氏映?館】

本期焦點-【v.417】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