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凌晨密令》獵殺賓拉登
《00:30凌晨密令》是今年的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熱門選,美國的奧斯卡去年吹著電影史的懷舊風,今年則是一口氣讓《00:30凌晨密令》、《林肯》和《亞裹出任務》入圍,而最後究竟會不會讓美國愛國主義主導這一次的給獎原則呢?個人認為,答案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美國電影《00:30凌晨密令》由他們自己來向全世界解釋911的起始與真正的結束,這一切都繫於一位叫做賓拉登的人身上。
《00:30凌晨密令》共可分為四大段落,講的就是911的起承轉合。

2001 年9月11號美國聯合航空的四架客機,被蓋達組織的劫機者持,其中兩架分別撞向了世貿中心的南北大樓、一架撞上了美國五角大廈(的一角),最後一架、事後判斷原目標應為白宮或國會大廈,但是在機上乘客與劫機者搏鬥之後,墜落於賓州。
以當天的警察與消防隊的電話錄音、受困民眾求救或道別的手機通訊、還有新聞報導的片段、飛機上的錄音,統一以黑畫面處理,成為《00:30凌晨密令》的序章。(但這並非創舉,墨西哥導演阿爾強多岡札雷於【九一一事件簿】採用過同樣手法,是已受到普遍認同的表現法)
→承:黑牢
黑牢為《00:30凌晨密令》的第一個場景,第二個戲碼。具體描述一個囚犯被CIA逼供過程的完整呈現,不只看得觀眾怵目驚心,連探員本身也不忍卒睹(而施暴的探員則是迫切想要離開黑牢單位)。
美國軍方在阿富汗和古巴塔那摩灣(或是其他非本土地點)擁有所謂的黑牢,黑牢中的囚犯大多是恐怖活動的犯罪嫌疑人,美國認定這些人為敵方戰鬥人員,否定犯人享有日內瓦公約的戰犯人權。為了追蹤恐怖行動與追捕犯罪首腦,違背人權(美國立國精神之一)的虐囚行為,無論是加諸在嫌犯身體上的嚴刑烤打(水刑)逼供、與精神上的褻瀆古蘭經,竟都成為維護「美國國家安全」的手段之一。

美國官方後來指出《00:30凌晨密令》這部電影過分誇大了「刑囚」所能得到的效果,但是導演為什麼要這樣拍攝、這樣呈現?想必對同一樣件事情與結果,美個人的解讀都不盡相同。
→轉:女探員與追捕

這時候就是女主角潔西卡雀絲坦的表現時間了。去年才在奧斯卡以電影《姊妹》飾演純真的金髮尤物而入圍最佳女配角的潔西卡雀絲坦,這次飾演起聰明幹練的女探員,一樣是恰到好處的表現,展現出演什麼像什麼的演技功力,討喜而適洽,讓我看了挺舒服的。
→合:CS攻堅
2010年8月找到基地、2011年5月2號正式攻堅,十年來的漫長的等待,化為一場注重寫實細節的攻堅場面,不灑狗血、滿滿的臨場感,精銳至極的美國海軍特種部隊特戰開發小組(聽說兩分鐘可以做出42下伏地挺身!),不但熟悉當地文化語言、甚至了解風土人情習性,這一段猶如CS射殺電玩遊戲的獵殺場面,不轟烈、卻足以讓觀眾摒氣凝神。
在片末,運輸機機組員和女探員開玩笑:「妳竟然可以一人包機回美國、想必是大人物一枚!」
然後他問女探員要飛往哪裡?女探員語塞後,開始哭泣。

對我而言,《00:30凌晨密令》是一部不錯的上等作品。但事實上它其實沒有那麼完美。無法否認的是它很有希望獲得最佳影片的殊榮,因為這是一部美國愛國電影。《00:30凌晨密令》本身具有觀賞娛樂性質,但是資訊的蒐集與呈現部分也直逼記實報導的程度,資料價值性亦高。或許我們唯一應該要清醒看待的,是身為美國人拍攝這樣的復仇電影、心態不可能是立基在絕對公正的視角上頭,所以事情的始末是雖是電影所講述的那樣沒有錯,但是千萬不要忽略了整部電影最後一幕,它絕對是本片的最大重點:
現在賓拉登死了,美國,妳要往哪裡去?
《00:30凌晨密令》是今年的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熱門選,美國的奧斯卡去年吹著電影史的懷舊風,今年則是一口氣讓《00:30凌晨密令》、《林肯》和《亞果出任務》入圍,而最後究竟會不會讓美國愛國主義主導這一次的給獎原則呢?個人認為,答案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作者:雀雀
【雀雀看電影】
本期焦點-【v.0379】 2013/01/17
其他新鮮事兒

《一代宗師》不只是葉問,而是整個武林 (1/17)

《00:30凌晨密令》敵將賓拉登討取 (1/17)

《風雲男人幫》懷舊復古黑幫風情 (1/17)

《我們都不完美》一窺新加坡電影工業水準 (1/17)

《夢遊大都會》前列腺怎麼可以不對稱 (1/17)

《風雲男人幫》小我與大我間的選擇 (1/17)

《無敵破壞王》誰看了心情都會很好的歡樂派對 (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