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浪蕩世代》你要去哪裡?


由於小說難以改編,在影像無法更動其文學性情況下,無連貫的敘事、無任何腳色激烈衝突,散文隨寫般的筆調加上路途上的風景,那些不成熟的筆法硬拉成一個成熟的故事,《浪蕩世代》最後就成了一股記流水帳的敘事模式不斷重複。

《內含部分劇情》

〝薩爾與狄恩、瑪麗露和幾個年輕男女沿途開車或搭便車,一路穿越美國到達墨西哥。路途上,基本的飲酒、吸大麻缺一不可,而打零工和偷錢是他們生存險路,而探討人生哲理與寫故事是他們心的方向,在這遊盪過程中,從紐約到舊金山,相聚最終分散〞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讀了凱魯亞克的【旅途上】,裡頭的文字與人物塑造是十分迷人,也很精準地描繪出四、五十年代那股〝垮掉的一代〞的心境,但對於影像化成公路電影事實上是十分困難,就像是村上春樹的小說難以改編成電影一樣,而到了這個世代,那種狂亂的頹廢氣味就只能〝往事只能回味〞,電影相對而言的溫暖,也由於華特沙勒斯將它以往拍攝《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那股調性擺在這部片中,相對就是不夠鋒利和達到敘事要求,但導演是非戰之罪,故事固然迷人、腳色鮮明,但小說主軸過於頹敗叛逆,那種咨意的混亂在這部片中沒有抓緊,最後成品就真的成了一部〝公路電影〞。

時代氛圍下的塑造,一直是導演們挑戰這類型電影的罩門,無獨有偶地像是《逍遙騎士》、《巴黎,德州》和《末路狂花》會在當時代引領潮流,原因在對的時間點拍攝出對的電影,他們有著緊迫的預算與純粹的動機去創作,讓整部故事瀰漫著導演想訴說的〝路途上的哲理〞和〝時代氛圍〞,華特沙勒斯在巴西時兩部經典之作《中央車站》和《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都算是有明確主線的公路類型作品,只是在鏡頭下的《浪蕩世代》是一種腳色的溫情包圍,對於世界似乎是太過於和平相處,而人物也沒有太多的激烈關係。反過來看各個腳色切出都是十分有特色,由山姆雷利飾演的憂鬱多情的文藝青年、粗俗浪蕩的蓋瑞特荷德倫和迷濛無所依的暮光女-克莉絲汀史都華,他們有著混亂不堪的關係,人物元素是迷人的;而夾雜著生命中難以預料的旅途上,也讓他們不知道該往何處走,在這部中,卻有點太平淡些。

但也由於小說難以改編,在影像無法更動其文學性情況下,無連貫的敘事、無任何腳色激烈衝突,散文隨寫般的筆調加上路途上的風景,那些不成熟的筆法硬拉成一個成熟的故事,最後就成了一股記流水帳的敘事模式不斷重複,而最終山姆雷利坐下來開始打著小說時,那股與原作者合為一體的形象也就些許的刻意飽滿。小說中的時代脈動和人物的跳躍結構無法超脫下,這部片是在談論主人翁的逃避心態還是與狄恩與友人間的兄弟情誼,抑或是複雜情感下的浪蕩不羈,那些都有,但什麼卻又好像都沒有。那種〝垮掉的一代〞是否被誰〝垮了誰〞?這點只看到故事中的氛圍塑造,那些心靈創傷只能安靜地擺在一旁,而落魄與疲倦最終只能在唯美鏡頭下給塵埃落定。

作者:House 【電影天空下】

本期焦點-【v.376】 20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