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惡之教典》扣下你心中的扳機


《惡之教典》有股謎樣魔力,是部話題電影卻非必看好片。多線故事交插舖陳,劇情節奏掌握卻相當乾脆俐落,如此蘊釀出的氛圍卻叫人移不開眼。我認為這是《惡之教典》魅力所在,或許有人會被導演三池崇史電影中隱喻的反社會人格,或是扭曲邪惡的心理特質迷惑,陷入另一個思考迴圈當中。

只能說,上帝造人這條生產線,有時候也會存在著良率的問題,但我並不認為《惡之教典》中的蓮實聖司是失敗的瑕疵品,他只是個BUG。若上帝以祂的形象造人,那麼我想蓮實聖司存在的象徵意義,即是反映上帝心中不輕易洩露的狂想與必要之惡。

實際上《惡之教典》與我預期的結果略有差別,但不是落差。已執導過多部成名的三池崇史,不愧為日本大師級導演,《惡之教典》的節奏與運鏡在我眼裡看來幾乎可用「隨心所欲」予以形容。採多線故事進行的《惡之教典》,電影結構均衡完整,不論是在畫面特效處理或主配角內心戲的分配收攏(戲份分配個人認為優秀剪輯功不可沒),三池崇史運鏡大開大闔,卻不忽略關鍵細節,《惡之教典》情節銜接自成章法,足見三池崇史大導遊刃有餘的執導功力。

最了解你的人,並非是朋友,而是敵人。或許也由於此,我無法不再次給予伊藤英明高度肯定。突破往昔好人形象,伊藤伊明將蓮實聖司一角詮釋的鞭闢入理,我極喜歡伊藤英明在電影中內外在區隔清楚的優異表現,更欣賞他在犯下每椿案件或扣下每次板機的優雅冷靜及空洞眼神;我不願將蓮實聖司一角定位成一個「壞人」,但我認為他是個「惡人」,可難得的是,我的認定來自於伊藤英明釋放的狂伝邪氣,若今時今日,我不認為有其他人較伊藤英明更適任蓮實聖司一角。

不過《惡之教典》可見之處,絕不僅止於伊藤英明一枝獨秀,不論是老中三青代配角,吹越滿、山田孝之、水野繪梨奈、染谷將太亦都相當有戲,分配在這幾位角色上的支線故事,都對主線故事有加分效果,實在不得不提提水野繪梨奈,若《惡之教典》需要定位一位女主角,我認為非她莫屬,水野繪梨奈戲份不少,但每當鏡頭轉至她身上,她的眼神與氣質、肢體表現幾乎可說是一次到位,年紀輕輕演技卻絲毫不輸其他眾人,我相信她的確是塊適合在演藝圈發展的料子,值得期待她未來表現。

教育崩壞、師生戀、性騷擾,校園霸凌、怪獸家長,《惡之教典》運用不少現今社會存在尖銳扭曲現象,也由此反應出因資訊氾濫導致人心崩壞造的事實,但究竟是外在現在令人心扭曲,亦或是人心崩壞導致現象產生,三池崇史導演並未過於著墨於此,留待觀眾自行討論。細觀電影基調,其實頗有意思,《惡之教典》並非什麼驚世駭俗經典大片,走的路子甚至有些B片的風格,但三池崇史導演運用插敘手法完整交待主角蓮實聖司故事脈胳,令電影內容變的格外豐富厚實,虐殺畫面甚至帶有幾分詩意,三池崇史藉由伊藤英明揮灑自如,起伏跌盪叫人嘆為觀止,《惡之教典》絕不僅止於商業B片的乏善可陳,為逞一時之快。

惡之教典》有股謎樣魔力,平心而論,《惡之教典》是部話題電影,卻非必看好片。多線故事交插舖陳,劇情節奏掌握卻相當乾脆俐落,如此蘊釀出的氛圍卻叫人移不開眼。我認為這是《惡之教典》魅力所在,或許有人會被導演三池崇史電影中隱喻的反社會人格,或是扭曲邪惡的心理特質迷惑,陷入另一個思考迴圈當中。但在我眼中看來,那已非重點所在,《惡之教典》予人一種既麻木亦痛快的過癮,隨著電影一幕幕流轉直到最後,罪或惡已不再重要,三池崇史在不知不覺中,亦輕輕撩撥你心中嗜殺慾望,隨著蓮實聖司扣下每次扳機,唯殺而已。

欲殺則殺,阻我者殺,伊藤英明讓「殺」這碼子事,有若吃飯喝水般稀鬆平常,也讓「殺」這事兒擁有一絲美感。我在《惡之教典》中看見許多壞人和罪人,卻沒有一人能若蓮實聖司般,純粹是個惡人,因為唯有惡人方能將「殺」這事兒化為姿意妄為的遊戲,或說釋放心靈惡魔極緻藝術。電影有所破綻,這破碇是導演三池崇史刻意為之,但這破綻在不輕意間,由電影情節的推理破碇,化為我們心靈上一道惡念潰堤的缺口,令我們壓抑許久的邪念狂想終得機會執起獵槍...「砰!」

若你是道德人士或廢死聯盟支持者,筆者衷心誠摯地建議你,還是去看看《愛正好》吧!當電影跑上字幕,我知道情節定當如此,但是仍深深為沒殺到漏網之魚而感到婉惜。反觀之,人信仰善念抑制無窮惡念,上帝以祂形象造人,但上帝無所不能,會否祂也苦苦壓抑心中狂邪之惡,只因....殺人是會上癮的。

作者:喬小夫 【喬小夫。私領域】

本期焦點-【v.374】 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