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桑的待辦事項》讓體貼陪你走最後一程
整部紀錄片除了條列父親的待辦事項外,幾乎沒有任何雕飾或特殊畫面設計,最特別的改造,反而是她刻意模仿父親的口吻,以一種回顧的姿態來旁白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個距離的設定,反而讓幽默沖淡煽情的可能...

即使生命開始之後,就是邁向死亡的過程。但別說準備,大多數人可能連面對死亡的勇氣都沒有。那麼砂田麻美以自己父親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多桑的待辦事項》就像一門人生課程了。

表面上,作女兒的只是亦步亦趨跟在父親旁邊客觀地記錄,但也技巧地挖掘出這些計畫背後的因緣。譬如兼述了父親的家族,身為小鎮醫生的祖父在晚年罹患了失智症,而一再忘記診所早已關門、還等著病人上門的晚年,竟也出現在影片裡;而父親原想繼承父志讀醫學,最後卻選了經濟;結婚生子後,隨著工作忙碌而和妻子有愈來愈多摩擦,進而分居,好不容易和諧相處後,卻發現罹癌。命運弄人,但如何不教僅剩的餘生空留遺憾,這位業務出身的父親說:「業務最在行的就是告辭啊!」所以不管上帝留給他多少時間,他都要盡量管理好。

亞洲傳統文化裡確實有種特定的含蓄與避諱。就像「跟妻子說我愛你」也因死神降臨才成為老先生的待辦事項之一。也幸好有這樣的準備,當夫妻兩在病床邊相互致歉卻也相信對方瞭解自己的告白,顯得特別感人。一如他打電話感謝母親,或是與疼愛的孫女話別的至情至性。另外,我也觀察過,當人面對攝影機時,倒不是就表演了起來,而是習慣了它的存在、也信任手持機器的拍攝者後,有些原本說不出來的,反而獲得了釋放。

砂田家應該長期都有影像紀錄的習慣。祖父的失智、父親的退休、甚至父母十多年前的爭吵畫面,竟然都成為本片的素材。而它能夠從留給家人的紀念,變成一部感動人心的作品(本片在日本創下驚人的票房佳績),應該是它正視了在死亡逼近之時,除了慌亂、絕望、氣憤、沮喪,還能有其他的處理方式。臨終者與家人的相互尊重、理解,把握時間繼續生存,不帶太多遺憾一起走完這段人生旅程,確實足以帶給很多人莫大的啟示。也教它的影響力,不再只是一部「家庭錄像」了。
作者:聞天祥
本期焦點-【v.0356】 2012/08/10
其他新鮮事兒

《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用力感受生命的每一份過程 (8/10)

《芭蕾首步曲》理想人生的體現 (8/10)

《攔截記憶碼》反烏托邦之戰 (8/10)

《神鬼認證4》亡命天涯 (8/10)

《第7度感應》別漠視自己的能力 (8/10)

演技派偶像第一人,妻夫木聰運屍體 (8/10)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再次奮起的決心 (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