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後型男日記》一場熱情地狂醉,及冷眼笑罵世界的美好堅持
《醉後型男日記》不僅是杭特湯普森一段年少時於波多黎各的放肆歲月,更是對於眼前世界無情尖銳地的冷諷,醉眼迷矇地旁觀這骯髒世界,無法捨棄自身對世界的美好期待,卻也深知無法改變世界的深刻無奈...

今年以來,有許多部「改編真人真事」電影,這不知道是否為一種電影趨勢,說幾部我看過的,《魔球》、《選戰風雲》、《戀之罪》、《阿娜答有點Blue》,這幾部電影觀眾迴響反映極佳,另外尚有《127小時》、《賽德克巴萊》(算嗎?),以及目前熱映中的《我們買了動物園》,這些電影皆從不同角度,引領我們市井小民,重新發掘「人」的各種可能性,以及潛藏在人性之中各種面貌。這是個觀念需要不斷update才追得上腳步的時代,亦是個變革及個人創新的時代,這些電影隱喻的主軸,似乎不斷提醒我們,認識真我,勇往直前,你也可以世界裡佔有一席之地。

「快來 蘭姆酒桶中還有很多位置 沒事做 薪水高 整天喝酒 整晚胡搞 快點,逾時不候」 by 蘭姆酒日記


蘭姆酒是用蔗糖發酵製成的一種甜酒,波多黎多特產,甜美也惡毒地叫人著迷。

細細觀來,《醉後型男日記》不僅是杭特湯普森一段年少時於波多黎各的放肆歲月,更是對於眼前世界無情尖銳地的冷諷,醉眼迷矇地旁觀這骯髒世界,無法捨棄自身對世界的美好期待,卻也深知無法改變世界的深刻無奈,終究只能寄情於酒精,邊逃避現實殘酷,邊笑罵世間似是而非極盡變態的社會觀,但他並不想成為悲劇英雄,墮落瘋狂的骨子裡包含了最潔淨地良善,他擁有旺盛獨特的生命力,他忠於自己,在狂歡中保持一絲清明,不論這世界究竟如何醜陋,依然全力地去體驗,只為找尋傾聽來自內心最為真實的聲音...最後,保羅坎柏走了,杭特湯普森也走了,不帶一絲煙火地離開波多黎各,但他已從狂飆的酒精裡,昇華為「更好的人」。
作者:喬小夫
【喬小夫。私領域】
本期焦點-【v.0326】 2012/01/03
其他新鮮事兒

《福爾摩斯:詭影遊戲》大偵探神行百變 (1/3)

龍飛鳳舞:一生一台戲 (1/5)

《給未來的我》這是失憶還是不思議? (1/5)

百年製片廠:柏林視野 (1/5)

《龍飛鳳舞》絕對讓您龍年一整年龍飛鳳舞啊! (1/3)

《我們買了動物園》動物園裡見真情 (1/5)

鬼影鬥飛甲:狂沙瑜亮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