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看見每個時代的盲點
縱使文明一直在進步,但總有新的歧視藏在新的灰暗角落,等著人們去發掘並導正那價值錯失。那些不被盲點所惑的、憑著良心因此感到刺眼的目光,正是一代又一代更美好世界的動力。


縱使文明一直在進步,但總有新的歧視藏在新的灰暗角落,等著人們去發掘並導正那價值錯失。那些不被盲點所惑的、憑著良心因此感到刺眼的目光,正是一代又一代更美好世界的動力。
回到《姊妹》。我要說,這真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從題材初衷到劇本細節、節奏流洩到演員的光彩(尤其兩位黑人女星!)都整齊出色更動人,不論在哪個時代,敢於向大多數人的盲目宣戰,都是要讓人鼓掌的。故事的尾聲也大快人心,讓我們帶著溫暖起身,這不只是好萊塢的拿手戲,更是夠誠懇也夠細膩的編導的功勞。

所以我試著多想一層。我發現,《姊妹》之所以動人不只是因為「膚色」這層歧視,還在它對性別乃至時代氛圍的揭露上。例如女主角艾瑪史東,在一群姊妹淘裡明明是知識水準最高的,卻因為還未嫁做人婦(即婚姻市場上的「賣不出去」——但你我都清楚她才是片中最迷人最散發自信魅力的女孩,是沒人配得上她吧?)就受到排擠甚至罷凌。然她對此一點也不以為意。而對比這點、和她看待黑人女性幫傭們的與眾不同的目光,何者為因何者為果?值得玩味。

這讓我想提另外兩部電影。一是今年稍早的《永生樹》,在《姊妹》裡最自由派天真的潔西卡雀絲坦,在該片裡也是個四零年代的白人少婦,而在其中,已不難看見一個浪漫的、與孩子親密的、出身教養良好的女性被困在郊區生活中的黯淡和憂鬱;再來,還有更殘酷的《真愛旅程》,凱特溫絲蕾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蘿絲和傑克?)不也更洞穿核心地告訴我們所謂「美式家庭生活」帶給新世代的女性多大的空虛和窒息?

作者:Yen
【時光之硯】
本期焦點-【v.0322】 2011/12/08
其他新鮮事兒

《追密者:失控正義》必要之惡還是養虎為患? (12/8)

杏林春不暖–《切膚慾謀》怪慾橫流 (12/8)

福斯鉅獻 大河之舞 (12/8)

2012年3D動畫新片快報 (12/8)

《末日情緣》珍惜所能感受到的一切 (12/8)

IMAX新片大閱兵 (12/8)

2011紐約最紅團:Foster the People (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