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單車的男孩》失足亦宿命
《騎單車的男孩》結尾一段讓人捏把冷汗的追逐戲,舉重若輕收束了旁眾眼光,拋出結局圓不圓滿、不意味問題有沒有解決的沉重觀點,確是一部發人省思的傑作。
今天看了達頓兄弟的《騎單車的男孩》,真是好片一部。影史寫實電影的優異演出何其多,但我還是很好奇達頓兄弟何來魄力能讓一個小童星展現如此逼真而投入的角色能量。
以下是金馬影展官方的劇情簡介:「被送到教養院的男孩希利,努力想要回到父親身邊。生命最漫長的一個夏天,只有單車陪他走天涯,直到他遇見美髮師珊曼莎,他們素昧平生,她卻為男孩伸出援手,改變就從這一刻開始。我們總仰賴陌生人的善意過活,生活裡一點小邂逅小溫柔,便足以改變世界。」
記得去年專訪一個導演,他說了句饒富趣味的話:「闡述社會問題的電影,不見得一定會從社會關懷的角度去鋪展。」
看這部片的過程中,我就一直想到《四百擊》(連單車長鏡頭都不免讓人懷疑是向《四百擊》的結尾致敬),偏偏,他又處理出一個有別於前輩大師的面向,就是孩童的惡——不僅在於販毒、竊車的不良少年,男主角希利幾近自作自受的不知好歹,對比其實不壞、只是無能養小孩的生父,《騎單車的男孩》一反一般青少年問題電影針砭的面向,卻更能折射親情之於社會機制的矛盾。
電影將少年種種際遇、抉擇、乃至誤入歧途,處理在偶然巧合之間,呈現出「失足亦宿命」的況味。而劇情鋪展又是如此純粹有力,場面調度直截明確,不跟觀眾玩分析式捉迷藏,益發扣人心弦、彈無虛發。尤其將高潮戲壓縮在一個晚上,轉折力道之扎實猛烈,令人不得不正襟危坐起來。
《騎單車的男孩》結尾一段讓人捏把冷汗的追逐戲,舉重若輕收束了旁眾眼光,拋出結局圓不圓滿、不意味問題有沒有解決的沉重觀點,確是一部發人省思的傑作。所幸,電影也給了我們善心無限大的珊曼莎一角,她童話般的存在,讓希利換騎大車以宣告心智成熟的動人場景,有了救贖的力量。
作者:保溫冰
【《紐約老鼠》保溫冰/陳韋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