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擂台》男孩與機器人
《鋼鐵擂台》很明顯是走闔家觀賞的路線,未來世界人們追求更暴力的比賽,所以才會由機器人在拳擊場上生死對決。亦是兒時的夢想,拜科技與特效之賜,在大銀幕成真;男孩與機器人,真人與電玩。
《鋼鐵擂台》像是兒時的夢想,拜科技與特效之賜,在大銀幕成真;男孩與機器人,真人與電玩。有尚恩李維擔任導演,加上史匹柏監製的組合,電影的基調早已確立,「親情」成了電影的主幹,其他舉凡機器人擂台對決、彷彿「真人捕捉模擬」的繼器人訓練都只是電影的輔助,用來設計成為修復父子之間的裂痕。曾為拳擊手的爸爸,兒子正好是個拳擊迷,如此的設計使兩人從一開始就可以有個契機去參與對方的生活。
失敗的父親,與突然面對喪母之痛的11歲男孩重拾親情,甚至是修補父子之間的裂痕早已不是新鮮的戲碼,幸好可以看到休傑克曼獻出了個人近期最具人性的演出(而且超帥),演活這個處處碰釘,彷彿騙徒般滑頭的落魄拳手,骨子裡空有一股衝勁。還有曾在《雷神索爾》中飾演兒時索爾短暫露臉的小男孩達科塔哥雅,此次的演出也確實教人難忘。
電影雖以休傑克曼掛帥主打,但小男孩更為搶戲,父子之間的對手戲來說,兩個人的性格塑造也極具說服力,不論是個性、舉動真的有如父子一般。而操縱機器人的設定,就像電玩的真實版,自然成為小孩子的強項,但電玩式的操縱手法,還是要搭配正式拳賽的拳路招數,父子間的互補,便成為缺一不可的三位一體。兩個人在相處之間,也增進對彼此的了解,成為合作無間的組合。
有此架構,很明顯電影是走闔家觀賞的路線,雖然劇中休傑克曼也說,未來世界人們追求更暴力的比賽,所以才會由機器人在拳擊場上生死對決。不過也因為是「機械」而非「真人」,機器人拳擊賽的設定也讓電影的暴力程度反而降低,若是真人不是打到爆血,就是傷痕累累,換成機器人之後失去了血腥,小孩子看了也不至於作惡夢。
只是觀影的時候總讓我想到《機械公敵》甚至是《A.I. 人工智慧》,這些機器人要是再有人性一點,也許會怨恨人類的無情,對人類來說,機器人上場比賽就算落得支離破碎的下場,再買一個機器人就好了。尤其時空設定在未來,也許拳擊賽或是電玩可以進化,但人類自私的心態卻是毫無進步空間。不過既然有小孩、有機器人,就像擁有一個大玩具一樣,愛護它、照顧他,讓自私的人性,從小孩子的身上看到一絲改善的光芒。
《鋼鐵擂台》的機器人由於「操作」的設定,自然步會著墨在思考能力上,但藉著與小男孩之間的互動,由童心賦予的一點溫暖,倒也不至於讓機器人「亞當」顯得冷血,模仿人類動作、跳舞也都讓這個角色更為討喜。甚至一場機器人抱起小男孩的「模仿動作」,也讓人為之動容,男孩的孤單、被當成廢鐵般機器人,有了彼此則不孤獨。
最終的比賽,其實是一場小蝦米對大鯨魚的對決,勝負的設定也許像比賽結果般可以預期,但電影的重點從來不在贏多少比賽、或是贏得什麼頭銜,重要的是父子之間重拾的默契,不論輸贏、非關勝負,因為他們贏得的是彼此的信賴,畢竟有血濃於水的羈絆,父子之情才是對對方最重要的事。最終會贏的,是尊嚴,是名望,還有父親的自信,以及彼此間不需言語的愛。
作者:喳喳
【不是影評,只是愛看電影】